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东方白查村安居户住上宽敞大瓦房欢庆丰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9日07:45  南海网

  

海南东方白查村安居户住上宽敞大瓦房欢庆丰年
2月17日大年初四,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新村,亲朋好友提着鞭炮到符亚祝家拜年。

  本报记者 李英挺 特约记者 卞王玉珏 摄

  “这里好,还是老村好?”“老村哪里好?”一个七八岁稚气未脱孩子的一句反问,让人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冒傻气。

  2月17日,大年初四。一路从海口赶到东方,枯燥的高速路风景让人的神经有些麻木。但从八所到江边乡白查村的乡间道路上的风景,却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不知名的风景树,树冠低矮,配合远山的迷雾,让人浑然不知去的是人间还是仙境。

  山势还没有尽,下了坡一转弯便驶入了去白查村的村道。水泥路蜿蜒,路上没有一辆车,视线很好。远远地,就能望见一处依山而建的村落,一栋栋瓦房,炊烟袅袅,已到了晚饭时间。

  因为不是第一次来,便没有在新村停顿,沿着村道继续向山脚走不到一公里,便到了久违的白查村的老村——茅草屋群落。过去热闹的老村,如今掩映在雾气中,出奇地安静。随着政府民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村民搬进了砖瓦房,老村里低矮的茅草房,已成为“文物”,仅供来人观赏了。

  正在享受着静谧的气氛和清凉的空气,突然远处的雾气中冒出一个身影。再走近些,看清是一个两鬓斑白的阿公,肩上背着几根木条,步履矫健。走上前去攀谈,才知道阿公是来老村找柴火的,一会还要赶回新村吃晚饭。

  问起搬出老村是否还心存留恋,阿公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回答:“今非昔比,‘两个’世纪。”老人的回答颇耐人寻味。

  老人刚走,一个招呼吃饭的电话惊扰了安静的空气。几分钟后,返回新村,便见到了等候在村口的符亚祝。符亚祝约摸40岁左右的模样,脸上透着黎族汉子的爽朗。

  村里走了一圈,返回符亚祝家时,热乎乎的炉火边早已坐了满满两大桌人,穿着民族服装的符开考和另外两名妇女,给宾朋的杯里倒满了充满黎家特色的山兰酒。瓦房里很暖和,丝毫感受不到外面的凉。

  借着酒意,大家开始唱起歌来。围坐到一起的,人人要唱,不唱的要以酒代歌。今天,搬进了新居的黎家人,歌声不断。

  人都说,过年过节,外出打工的黎家妹子都要归家,可是直到夜黑了,也没有见到白查村的黎家姑娘。

  同桌人说,过了大年初二,勤劳的黎家妹子便到“零公里”(距离白查村不远的一个地方)去帮老板摘辣椒了,摘一斤可以得六七角钱。

  符亚祝举杯祝大家春节快乐。他说:“新的一年,白查村民都搬进了新居,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未来,只要有勤劳的双手,一定更美好。”

  晚饭后,不便再打扰主人,便请辞返回八所。一路上,山间的清凉夜风,吹进车里,吹醒了醉人的酒,也吹醒了自醉的人。来年,还要再来白查村看看。

  (本报八所2月18日电)

  记者手记:黎家未来会更好

  “一座房、一张床,一条木杆担家当”——这曾经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边远山区黎族同胞生活的写照。而今,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党和政府实施的民房改造工程,黎家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

  搬进宽敞的瓦房,购置现代化的家用电器,让孩子去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去上学,黎家的生活,已不再是落后和贫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深山,到了城市,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头脑改变命运,他们将更多的见闻带回山村,山村在变,变得越来越富裕,黎家人在变,变得越来越贴近发展中的社会。

  在东方、在昌江、在白沙,在全省各地,黎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搬出了茅草房,住上了瓦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种植业、养殖业,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足了。

  越来越多的“阳光”洒向黎村,我们有理由相信,黎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记者杨勇)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