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才就差房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9日15:28  新民晚报

  张晓然

  最近听到一种说法,称有些来上海的人才因为房价高,买不起房,所以跑掉了。人才的住房等生活实际困难,社会各界当然要关注,政府也有诸多措施出台,但“没房就跑”的例子有没有?是否具有代表性?恐怕不能人云亦云。依笔者之见,上海有人才流失的现象,但住房未必是主要原因。

  年前听市委组织部人才处一位权威人士谈上海人才情况,统计数字表明,上海是全国各类人才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而且来了以后,不少见面礼就是送套住房。三十多岁的中科院上海分院博导王琛,放弃美国国籍来上海落户,立即拿到一笔资金买了房子。还有位前些年引进的知名戏剧导演,单位很快给他在衡山路艺术公寓分了一套人人羡慕的大房子。一位大名鼎鼎的女导演,当初来上海,条件就是给房子。

  那上海为啥会有人才流失呢?首先不是差房子,更多是差科学创造的氛围。笔者的妹夫,是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生物科学家,前几年,看好上海的发展前景,毅然海归,在上海某著名血制品公司任研发副总。但尽管收入颇丰,房子买了两套,还是回美国拿低薪了。他说,在公司要用很多精力应付行政事务与人际关系处理,缺乏研发的气氛,很不开心。这让笔者想起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总是出不了杰出人才?钱学森认为是缺乏创新的氛围。这不光是上海,其他国内城市都差不多。

  之前讲到的那两位导演,这几年都跑到外地去排戏,房子到手,依然没踏踏实实做上海人。他们差什么?笔者认为是差宽松的环境。记得朱德曾风趣地说过一种管理人才的矛盾:就像抓麻雀,握松了它飞了,握紧了它死了。实际上朱老总在告诫:要给人才创造一种适当的、能激发创造的环境。这比单纯奖励一套房子要强。

  年轻人才差什么?笔者认为像上海这样物质生活优裕的大城市,年轻人才现在最差的是奋斗、创业的精神。一些学校刚毕业的年轻人,畏惧艰苦,不思进取,急于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居里夫人在“渔家房舍”般的家里进行科学实验的献身精神,如今的人才有几个具备?人才不需要太娇生惯养,这样时间长了,反而养懒养娇。如果说,真的有所谓的人才,因为眼下没称心的住房就远走他乡,不愿在上海打拼,这样的人才,走就走罢。

  [本栏目内容上海电台在11时30分《990报刊文选》(中波990、调频93.4)播出]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