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会各界送别“国宝老师”霍懋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1:26  新京报

  综合新华社电 社会各界人士19日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霍懋征。

  昨日,温家宝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习近平、李克强等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霍懋征于2月11日零时35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霍懋征曾先后提出设立教师节、制定义务教育法等若干重大建议。周恩来总理曾称她为“国宝老师”,温家宝总理曾夸奖她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 现场

  六旬学生制作展板忆恩师

  昨日上午,数百人手持白色菊花,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前排成长队,送别当代著名教育家霍懋征。

  “传道授业解惑躬耕一生,彰爱扬清懿德垂范千秋”,礼堂门外挂着的大幅挽联,礼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霍懋征老师”,霍懋征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前方的花篮内,是一个用鲜花摆出的“爱”字,正是霍懋征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实验二小60届的学生,不管身在何处,每年大年初三都尽量凑在一起去给霍老师拜年,这样的师生情深至今已保持了50年。这些学生大多已年过60岁,但听闻霍老师逝世的消息,同学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悼念。当年这个班共46名学生,2月19日有近30人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他们将霍老师的生平事迹制作成展板,带到送别仪式的现场。

  “每年春节我都要给霍老师拜年,没想到今年是在这里拜年……”今年65岁的西城区教研室原主任李云保拄着双拐站在送别队伍中,泪流不止,一提及“霍老师”,他便哽咽难语。

  据新华社电

  ■ 人物

  霍懋征自幼想成为好教师

  霍懋征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她的母亲是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中学老师。母亲与学生之间那种深厚的师生情谊,令霍懋征自幼就对将来成为一位好教师充满了向往。

  1943年,霍懋征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作为多次获得奖学金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本来可以留校工作,但她选择了到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一名小学老师。

  霍懋征一生扑在基础教育事业上,经历几番打击都未放弃。1962年6月,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二女儿病逝;1966年6月,她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回家,孩子们丢在家里无人照管,13岁的儿子被人扎死,15岁的小女儿吓傻了;在一年零九个月的“牛棚”生活后,她没有屈服,依然坚持着基础教育事业。

  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基础打好了,才能盖起高楼大厦。有人曾问起霍懋征做了一辈子小学老师,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懋征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

  据新华社电

  ■ 往事1

  淘气学生把她当“亲娘”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高干子女和普通市民的孩子兼收的学校。霍懋征一视同仁,而且把爱更多地倾注在那些基础较差的淘气的学生身上,以及那些贫困的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身上。学生病了,她带着去看病求医,为学生买药、送饭;学生家庭有困难,她就自己掏钱为学生买午餐;学生踢足球,没有鞋穿,她在比赛前夕为同学送去短裤、球鞋;学生的父母因公调外地工作,她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食宿……

  一个名叫小永的男孩,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只要外宾来校参观,就得派专人看管,学校决定送他去工读学校。霍懋征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他还要一辈子做人呢!”把小永领回班后,她仔细分析这个孩子的长处,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在霍懋征的关心和感召下,小永课上不随便说话了,课下也不胡闹了。

  “文革”开始后,“红五类”出身的小永当上了红卫兵,而霍懋征却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看押了起来。但几乎每次批斗会只要小永在场,他就会暗中保护他的霍老师。更令霍老师感动的是10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时,震后的第二天上午,霍懋征正在屋里收拾东西,突然耳边传来小永的声音:“霍老师,我叫了两个朋友给您搭防震棚来了!”

  后来,霍懋征接到了小永的电话,多年没联系的他头句话便是“娘啊,娘啊,我可找到您了。您是我的亲娘,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据新华社电

  ■ 往事2

  学生45年后请恩师查卫生

  有一次过生日的情景,曾经在霍懋征头脑里一直保持着清晰的记忆:30几个50多岁的学生和老师聚在一块儿,拿童年的趣事说笑。一个学生上前说:“霍老师,我小时候咬过您的手,您现在还疼吗?今天,我向您认错来了。”说着,便双膝跪地给霍老师磕了3个头。

  霍老师连忙扶起他说:“你看你,都当了国家干部了,还是个小淘气!”这时,老班长,已经退休的一位银行女干部拿着儿时的声调“命令”大家掏出手绢儿,伸出双手,让老师检查卫生。那情景让霍老师沉醉了:岁月虽然使当年的孩子们双手变大变粗了,但他们每人的指甲却仍像儿时一样,铰得秃秃的,小手绢儿依然按照老师当年的教导洗得干干净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们就是这样带着童年的印记长大了。

  霍懋征给这些学生带去了自己78岁时在海拔4000米的九寨沟长河边骑着牦牛挥手扬鞭的照片。学生们像小时那样排成两队,伸出两只大手恭恭敬敬来接老师的照片。

  霍懋征激动地说:“45年前,你们每个人每天伸着两只小手让我检查卫生。转眼间,今天你们每人伸着两只大手,来接我的照片。你们用这两只大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党为人民作出了贡献。作为你们的小学老师,我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据新华社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真诚的、无私的、广泛的、一视同仁的。尽管孩子情况不同,但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爱的教育下长大成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其实学习不是那么苦恼的事,把课外时间还给孩子,反过来学习质量倒高了。

  ———霍懋征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