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病能报销 大病受惠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1:40  长江商报

  ——湖北阳新“新农合”调查

  “新农合(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我来说是福音,每年我能节约30多块钱。如果能够提高村级门诊报销标准就更好了,镇医院可以报80%呢!”正月初四,躺在自家床上,阳新县龙村贫困户柯美英这样感叹。春节期间,记者回到阳新老家,亲身感受了新农合给家乡人民生活带来的改边,也听到了他们的心声。

  每年省百余元医药费

  阳新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有80多万人。2006年,阳新县启动新农合,当时每人每年上缴10元钱,镇级医院住院、大病报销比例为50%。2009年,阳新县出台新政策,镇级医院住院、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县级医院50%,同时还扩大了报销范围,将一些慢性病列入其中。

  龙村全村人口约有3000人。1998年,柯美英在一次煤矿事故中出事,命保住了,但一直瘫痪在床,每月小病不断,医药费要花不少钱。随着一对儿女长大、上学,柯美英家里的负担越来越重。

  新农合为柯美英带来了希望。考虑到其家庭实际条件,当地为柯美英一家免除了个人缴纳款项。“2007年我个人只能在村级门诊报8元药费,2008年是10元,去年是35元。”柯美英很高兴,因为这样他们一家四口每年能省100多元的医药费。

  小病报销不高大病受惠

  不过,对于柯美英来说,这点钱显然不够。“按照规定,我们在村级门诊一年最多只能报35元,而镇医院却可以报医疗费用的80%,但我现在主要是感冒之类的小病,平时的医疗花费主要是在村诊所。”

  其实,柯美英所说的每年报销35元医药费还是最好的情况。以龙村为例,全村近3千人有近2500人参加新农合,但龙村的村级新农村门诊医疗费用不到3.5万元,大多数人仅能报销16元左右,而这样的情况在龙村所在的镇普遍存在。因此,村民一边为新农合叫好,一边又为村级门诊报销比例过低叫屈。

  新农合提高大病、住院等医疗报销标准后,从中受益的农民也不少。村民陈泉曾患有肺气肿,2009年开始在镇医院就医,因患病时间较长,花了近8000元,若按照以前的报销比例,必须自己掏4000元,这对在家务农的他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但报销比例提高到80%后,陈泉仅掏1600元就治好了病。“如果没有新农合,我根本就不会去治这个病。”陈泉感叹地说。

  少数村民还没有参保

  在大多数农民都叫好的同时,几乎每个村都有不少人未参加新农合,龙村就有近50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六分之一。阳新县2008年参保农民约有60万人,未参保的农民约占20%。除因政府宣传与农民认识不到位的原因外,这与新农合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也有关系。

  按规定,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当年的门诊额度用不完的,可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但实际情况是,这部分钱很难转到下一年度。阳新一农村负责人说,“我们村目前没有一人能够把上年未用完的村级门诊额度转到下一年度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农民的积极性。他认为,如果新农合能与城市医保一样,将门诊额度直接打入卡中,由参保人自己支配,效果会更好。

  本报记者 柯美杰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