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摆历史 那些老成都城墙城门……

  本报讯 (记者 蒲兰) 昨日,成都故事新春故事会老成都龙门阵摆到了老成都的城墙与城门,袁庭栋老师带领市民穿越时空,重新回顾那些已经消失的老成都城墙、城门……

  成都城墙建于明初

  成都的城墙建于明初,在宋、元城基础上筑成,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城垣建筑。明末,战乱频繁,城墙多被破坏。时至康熙年间,由四川巡抚在明城废墟上重新修建了清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又花费巨资重修,所建城墙周围长二十二里八分,上有垛口及箭孔8122个,八角楼4个,炮楼4个,城墙高5丈。城墙四周分别建有4个门,门外建有方形瓮城,并遍种芙蓉,间植桃柳。

  据《成都城防古迹考》记载:“原来之东、南、西、北四门,皆有月城。因其地城墙城门皆双层,形如半月,民国时陆续拆除,辟为街道。至抗日期间为避空袭计,四面城墙增开缺口甚多,兹不备举。今日唯北较场口军区后,尚有旧军校修之城门洞便道,为旧城砖所砌,是仅存之城砖及城垣之样品。”

  残留四段城墙遗迹

  如今这些老城墙已经在成都基本消失,只有个别地方还残留着一点城墙遗迹。袁庭栋老师特别介绍了目前成都的四段城墙遗迹。

  第一段位于成都城西,穿过位于下同仁路的成都水表厂厂房,就是一面布满青苔的青砖老墙——这是目前成都保留得最完整的清代古城墙之一。城墙高约6米,长约50米。

  第二段是位于老成都北门的北较场城墙,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城墙长约15米,宽约为15米,高约10多米。最底部3层用红石条砖砌成,近20厘米厚,上面81层是青色城墙砖,最上面用镂空砖砌成。

  第三段位于成都华兴路8号,远处看去,有一处高约十五六米的土垒,依稀可以辨出古城墙的影子。

  最特别的是第四段城墙遗迹,位于城东北跑马道街居民院墙中,这里间或夹杂着长满青苔的古城墙砖,依稀可辨认出城墙最高的地方有几丈高,城墙砖是标准的青砖。

  汉代成都有十八城门

  昨日,袁庭栋老师还讲述了老成都的城门历史。他说,蜀汉时期的成都城基本上沿袭了战国蜀郡城的规模。成都城共有外城和子城两城,外城称为太城,内城称为少城。城中西面有宣明门,宣明门又称张仪楼,南面有江桥门,东面为阳城门,北面称咸阳门。少城在太城外,东面城墙与太城西面的城墙相接,因此城市只有西、南、北三面有墙有门。汉武帝时再次增修,太城、少城各建九座城门,时称“十八郭”。

  据有关史书记载,这些成都之古墙与城门,历经沧桑变迁,早已“‘门面’不知何处去,芙蓉依旧笑春风”了。如今,老成都的城墙和城门在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心目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城墙与城门作为历史,将永存于人们的回忆之中。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