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年没让一个孩子掉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2:47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综合消息 社会各界人士19日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首批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霍懋征。

  霍懋征于2月11日零时35分在北京病逝,享年88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一生不离小学课堂 “因为我喜欢小孩子”

  霍懋征1921年 9月 18日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4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毕业。本来可以留校工作的她选择了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现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当老师。

  1956年,她被评为我国首批特级教师,周总理称她为“国宝”。后来,教育部要调她去工作,她答应只能“借调”。

  1962年6月,霍老师正在给学生上课时,二女儿病逝;1966年6月,她被打成“ 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不能回家,孩子们丢在家里无人照管,13岁的儿子被人扎死,15岁的小女儿吓傻了;在一年零九个月的“ 牛棚”生活后,她没有屈服,依然坚持着基础教育事业。

  霍懋征认为,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有人曾问起霍懋征放弃了那么多“高升”的机会,后悔不后悔时,霍懋征坚定地说:“不后悔,因为我喜欢小孩子。”

  爱心加真心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霍懋征的座右铭。

  一个名叫小永的男孩,是全校有名的淘气鬼。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只要外宾来校参观,就得派专人看管,学校决定送他去工读学校。霍懋征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孩子虽然学习不好,但他还要一辈子做人呢!”在霍懋征的关心和感召下,小永课上不随便说话了,课下也不胡闹了。

  “文革”开始后,“红五类”出身的小永当上了红卫兵,而霍懋征却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几乎每次批斗会只要小永在场,他就会暗中保护他的霍老师。

  霍懋征常常说:“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部长司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

  爱心加真心,使霍懋征一直慈母般地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60年中,她带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

  ■霍懋征语录

  教育教育,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

  每个孩子,我都认真去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

  我说的素质教育不是"音、体、美",不是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学小提琴、学跳舞。我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十学会":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本报综合)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