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家柳沟:从无记账员到“学子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2:47  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杜辉升通讯员 彭圣学陈德溪 报道

  本报莒南2月19 日讯 “上世纪 50年代,咱们村建起了合作社,但因村里识字的人少,找不出记账员,给办社带来极大困难,我们就组织办起了记工识字班。现在,咱村先后有300 多名子弟考取了各类大中专院校,成了当地有名的‘学子村',这都是‘记工识字班'精神激励的原因。”2月19日,在莒南县涝坡镇高家柳沟村文化大院内,“记工识字班”发起人之一,现年77岁的严汝美老人谈起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春节刚过,高家柳沟村返乡学子欢聚一堂,开展联谊活动,重温毛主席亲笔批示的“记工识字班”创办历程。 1954年,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了记工识字班,带领全村人学文化,解决了当时农业合作社文化匮乏和记账困难的问题。 1955年 12月 27 日,毛主席对此作出批示: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件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在全国农村掀起了“人人下地带本书,户户传来读书声”的学习文化高潮。高家柳沟村团支部也因此成为全国共青团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成为全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典范。

  50多年来,毛主席对“记工识字班”的批示成为高家柳沟村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的巨大动力,村里崇文重教的风气日益浓厚,村民之间相互不比谁家富有,而是比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至今这个仅有 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先后有316名农家子弟考取了各类大中专院校,走出山门到全国各地就学深造、工作创业,成为当地的“ 学子村”。

  “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记工识字班,开风气之先,树时代风范。我们将把其作为一种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来挖掘,作为一种精神来传承,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使之成为莒南人文精神的鲜明特征之一。”莒南县委书记张凯说。

  2009 年春,高家柳沟团支部又整合各种资源,成立了高家柳沟青年学习创业发展中心,办起了青年书屋、电教中心、实训基地等,组织青年学知识、学科技,先后对180多人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