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右玉县: 让大学生村干部成长为农村科学发展的生力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2:55  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太原2月19日电(记者刘翔霄)山西省右玉县白头里乡白头里村大学生村干部刘钰上任不满两月,就每天拿个小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回来再对情况加以分类。后来时间长了,他发现村民的情况可以制成一张表,对以后开展各项工作都比较方便。

  在他的“发明”下,白头里村村民首次有了“一档六卡”,内容包括家庭成员信息、基本经济情况、新农合、民情备忘等。这样一来,村委会不仅对村民的收入等情况有了定向的记录,还有利于开展基层党建工作,逐渐把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又变成了农村致富的带头人。由于“一档六卡”方便快捷,目前已经在右玉全县得到了推广,并在今年春节前的走访慰问“困难户”中发挥了作用。

  记者春节期间在右玉县采访了解到,当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进行具有指向性、针对性的量化和指导,促使大学生村干部真正成为新观念的传播者、新技术的推广者、新农村的建设者,在农村的科学发展中发挥作用。

  “右玉县是个贫困县,财政人员不足4000人,而且乡镇干部整体老化现象严重。在我们眼里,大学生村干部不是年轻孩子,而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和新生力量,是未来乡镇干部的接班人,是加强乡村两级政权建设的重要步骤。”分管这项工作的右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和平说。

  王和平告诉记者,新来的大学生到农村摸不着头脑,需要引导。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做出太大的成绩。如何教他们说农村话,办农村事,右玉县决定从具体的工作引导出发,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尽快融入农村。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右玉县委组织部按季度制定了硬性指标,并分季度下达,明确大学生村干部的具体考核指标,并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实绩档案。每季度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打分排队。

  “百分制不是简单的几条,而是细化成几十条,比如组织建设、档案规范、农业普及等,都很细。这样一来,保证在3个月时间内,农民和大学生就互相认识和熟悉了。”王和平说。

  “大学生村干部以乡镇为单位统一管理,他们成为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帮助村民开展农业生产,启发村干部的思路,自己带头进行农业科技创业。”右玉县委组织部部长董达形容这一管理办法的实施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推”的过程,“既培养了乡镇干部,又推动了农村工作,使大学生自身水平在工作中逐步提高。”

  据右玉县委组织部统计,去年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在全县102名符合参选资格的大学生村干部中,有14人被群众推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另有64人当选村委会副主任。这些大学生村干部的年纪都在26岁左右。

  右玉县威远镇威东村村支书马明是带过好几任大学生村干部的老支书,他称这些孩子们“有责任心”,并将村里取得的成绩一多半归功于大学生村干部。他说,老一辈村干部有实践经验,新来的大学生村干部有知识,二者结合起来,就为新农村建设增加了活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