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玩的不是旅游,是寂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3:10  舜网-济南日报

  民俗游和滑雪游是泉城春节两大核心旅游品牌,不过年年老一套的民俗活动使部分景区收入大减,个别景区为吸引游客,不得不营造虚假繁荣表象,套用当下一句流行语,那叫———

  大约10年前济南民俗旅游抢占省内先机,快速兴起并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周边城市来观看的人群是个庞大的数字。那时,大明湖庙会在西南门外举行开幕式,锣鼓一响,立马就围上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乾隆爷”领着“妃嫔们”由门外向里一走,一批围观者马上买票跟随入园看热闹。市里热闹,郊区也热闹,许多近郊景区搞个山会就能吸引数千游客。

  那时玩民俗,新鲜。拉洋片是什么?坐花轿什么滋味?好多人想看看、试试。就连街头卖糖葫芦的小贩一天都能收入好几百元。

  老把戏玩了10来年已不新鲜

  老把戏玩了十来年,没有变化和创新,已不新鲜。就拿糖葫芦来说,不是扎在草把子上,而是摆在景区或哪个节庆活动现场的柜台里面,一来二去,倒显得没有传统的那股味了。

  糖葫芦只是传统民俗中被过分商业化的一个小方面。看看春节期间部分景区推出的大同小异的舞龙、舞狮、抬花轿、微雕、民间小吃、民间扮玩等,许多游人难以提起兴趣,就连有的孩子也不再觉得好玩。

  感觉不好玩就不愿去玩,不去玩景区收入就降低。降低不是今年才有的事,好多景区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由于找不到新的玩法,每年还只能玩那老一套。不玩就寂寞,寂寞就要被游客遗忘,遗忘就没有效益,于是,这种几乎程式化的老把戏每年都上演。

  找不到新把戏还玩老一套

  玩民俗不是每家都玩得起的,泉城广场上每年都举办的民俗风情旅游节,那是政府的公益活动,可以不考虑回报,但收费的景区却不能这样,投入了总得有个产出吧,就算产出寥寥无几,那也得打落牙往自己肚里咽,不能让外人特别是竞争同行知道。

  我市一家大型景区每天开业需要几十人上班,电费、水费、加班费一天耗费数万元,可春节假日期间平均每天也就是几百个人来玩,挣得那点门票钱够不够饭钱他们心里最清楚,如果算上春节黄金周前后一段游客更稀少的时间,单位时间产值更少得可怜。纵是这样,也不敢关门歇业,他们或许认为一歇业就要淡出游客视野,等春暖花开再开门,重新抓回吸引力,花钱更多。

  玩得难受了就自己哄自己玩

  当然,假日期间,热热闹闹的景区也相当多。郊区最热闹的可能就数滑雪场了。虽然每年滑雪的玩法基本一致,但这项能使人上瘾的运动还是挺吸引人,三四年的光景,济南及周边城市就有了一大批相对固定的玩家。

  不过,今年几家滑雪场的客源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省内多家滑雪场开业,原来有国内最靠南的滑雪场之称的济南滑雪场开始流失大批客源。特别是临沂的滑雪场开业,更是截留了大批来自江苏、浙江的团队。

  外来客源明显减少,内部竞争开始加剧。实事求是地讲,春节黄金周7天,我市每家滑雪场能收入200万左右已是很不错了,但有时上报的统计数据却高得吓人,多时一天就有近百万,同比更是增长几十倍。用这种方法可以一时糊弄游客,却难以长久,如果想不出应对激烈竞争的好法,那就只能是自己哄自己玩了。

  不换玩法只能越玩越寂寞

  说白了,旅游就是吃喝玩乐,但怎么样才能乐起来,却需要不断变换花样。玩不转,开动脑筋,看能不能换个玩法,实在换不了,就不玩。

  不玩的景区不是没有,今年章丘近郊以观山景为主的景区就有好多关门歇业。外地的例子也很多,河北的野三坡景区每年都在10月底11月初封山,来年春暖花开时开山,开山要举行很隆重的仪式,很热闹,很吸引人。据了解,冬天封山是市场行为,究其原因,一是景色不佳,二是交通不畅,三是挣的不如花的多,干脆关门。这种纯市场的玩法在济南景区里推广得并不多,多数景区冬天留几个人硬熬,像样的活动搞不起,服务质量也难以跟上。

  这么说并不是贬低春节旅游大市场。近几年,有目共睹的省城旅游越做越大,好形势谁都认可。可好形势并不一定惠及所有旅游企业。有些景区,比如那些以观自然景色为主的景区,如果没有新的玩法和花样,就凭一些粗放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越玩越寂寞,也实在不如暂时关门来得痛快。(本报记者 赵英明)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