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回味渐逝年俗 体味不变内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3:19  大河网-河南日报

  据新华社济南2月19日电腊月二十三辞灶,除夕守岁,正月初一磕头拜年,正月初三开井日,正月初五“破五”……这些传统的年俗,正在被人们慢慢淡忘,不少人因此感慨春节变了、年味淡了。但每到春节,人们依旧不顾旅途颠簸,“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细细体会个中滋味,原来春节那合家团圆、好友欢聚、祈福新年等传统文化精神一直没变。

  叶森是济南的老市民了,他对小时候腊月二十三辞灶印象特别深刻。叶森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传说灶王爷这一天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在这一天一大早,爸爸便会在家中的炉灶前,贴上早已‘请’好的灶王爷像,给他敬香,并在他嘴上抹上蜜,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到了腊月二十四,人们开始打扫房子卫生,即“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意味着“除旧迎新”。而现在,这些年俗有的被人们简化了,有的已被人们慢慢淡忘。叶森说:“今年我们家没有守岁,更没有‘开井’‘挖月牙儿’,‘辞灶’也就简单办了一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许多有意思的年俗都消失或改变了,这些消失或改变在所难免。”山东省民俗协会副秘书长李浩说。他认为,其实年俗形式一直在变,但春节这个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并且一直为民众所重视,是因为春节的文化精神并没有变。虽然春节习俗不断变化,但是春节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挥着宣扬孝道、全民同乐、稳定社会等诸多重要功能,人们可在春节中让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得到一次释放,让感情得到一次沉淀和回归。近年来,虽然不少人感叹年味变淡,但每当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依旧会变成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火车站、汽车站的售票大厅排起的长队,候车大厅拥挤的人群,每年春运的“亿万大军”,都体现出中国的“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不变的传承。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