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村上空不再炊烟袅袅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虎年春节,神州大地春意盎然。7天里,本报记者编辑在与家人团聚的同时,也为您带回了家乡的所见所闻。今天起,本报开设专栏陆续推出记者返乡见闻,以飨读者。

  去年腊月二十八下午5点,经过9个小时火车后终于到家。在村口却发现,村里并没像往年那样炊烟袅袅。

  我家在豫西平原平顶山市宝丰县的一个乡村,北方的村庄和湖北的不同:住得都很集中,一个村往往有几百户甚至更多。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开始真正过年了。各家就开始变着花样蒸菜包、红薯包、枣花糕之类的馍馍,直到把家里所有方箩箩筐筐盛满。按照老传统,正月十五前不能再蒸馍。

  进入腊月,各家各户都要劈一大堆木柴,再把麦秸、玉米秆重新晾晒一遍,以备蒸馍做饭时用。所以,腊月二十三以后,村子上空总是炊烟袅袅。

  次日,到叔叔家做客,家门口的一个大水泥罐引人瞩目。“这是去年修的沼气池,可划算了。”叔叔介绍,他家去年先后出栏100多头猪,修了沼气池后,就将猪粪便先装入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够一家人做饭、烧水,下个月还要搞沼气发电。

  走村串户时发现,不少乡邻家都砌有沼气池,液化气、电磁炉也比比皆是。“原来农村也开始了低碳生活”。 记者王进良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