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东一村农民 弃土地迁入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7:42  城市晚报

  这是一个普通的粤北小山村。现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春节,也未能给它带来一丝生机——原本23户人家的村庄,如今搬迁得只剩下两户村民。

  破落的村庄

  几百年前,一支福建闽南人的后裔相中了这块鸟语花香的地方,开始在此繁衍生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庄已有二十多户人家,100多人。

  但2010年的2月16日,大年初三,这个曾经人丁兴旺的村庄,映入记者眼里却如废墟。通往人家房前的路因鲜有人涉足而长满野草;几栋外表光鲜的钢筋水泥楼房跟前,高高的芒草紧挨着门口生长,有的已经在墙上扎根;多年未开启的自来水管生锈腐蚀,水龙头再也拧不开……

  尽管政府每年补给每亩田60至70元,但距村庄几百米外的田地都被抛荒了,长满了齐人高的芒草。

  如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里居住的人们,以前世代都以农耕为生。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席卷全国的打工浪潮涌进这里。山里的人们,纷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打工挣钱之后,人们开始抛弃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1997年,第一位村民搬离这里、进城建房。如今,仍居住在河背村的,只剩下了两户人家。

  外迁的村民

  邱祖文是最早迁出河背村的那位居民,如今住在连州市单马新村,他已经在城市里生活了整整十三年。“老家过年越来越冷清,人都难见几个……”虽然从连州市到河背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一年到头邱祖文仅在清明扫墓时才会回去一趟。

  1997年冬,一个朋友告诉邱祖文,连州市单马山上有宅基地卖。单马山背枕连州市巾峰山,位于连州中学背后,地势最高处可俯瞰整个连州城。“政府补助每户人家7000元,每户人家分80平方米宅基地”。连州市扶贫办主任李九金介绍,单马山移民工程约于1996年启动,农民自己也需出一部分征地款,“后来有些人可能私自转卖了这些土地”。邱祖文兄弟以90元/平方米的价格在单马山半山腰买下80平方米的宅基地。原本荒芜的单马山,如今已变成连州市最大的移民新村之一。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倚山而立,门牌编号已排到500多号。

  空穴的农村

  大量农民搬迁进城,留下一个个类似河背村这样,因居住人口日益减少而破败的村庄。为什么大量农民离开农村搬到城里居住?连州市政府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分析,“要么为了后代受到更好的教育,要么就是家里有钱而搬到城里住”。她说,目前连州市所知农村空穴现象以星子镇为最,不过她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城镇化趋势。

  但对于具体数据,连州市扶贫办主任李九金表示,目前暂无有关部门对此进行统计。

  据了解,连州市目前工厂的普遍工资介于七八百元,而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约为两三百元。“在城里打工也有生存的空间”。一位知情人士称,连州市目前起码有将近一半的房子被来自市内各镇农村的农民租住着,“房价会被他们继续拉高”。

  在连州生活多年,邱祖文一家已习惯城市里的生活。不过,他的舅舅仍是在河背村留守的两户人家之一。

  离开了河背村进城居住,“吃用行,只要出了门就要花钱”。对于未来,邱祖文曾做过很多想像,但在他看来均不可行,“做生意没本钱,就只能继续打工了!”老了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咯!”邱祖文叹息“总之是不会再回去的了!”

  (据《南方都市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