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媒和学者猜测中美关系未来走向 称或经历困难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7:51  环球时报

  据2月2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方反对于18日会见了达赖喇嘛。最近十几年,美国几任总统都会见了达赖,这一次是在中国国力空前提升的背景下发生的。对于美中关系的未来,媒体和学者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美国霍布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19日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也许美中关系将经历一两年的困难时期。”日本《产经新闻》19日说,尽管白宫发言人声称美中关系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关系,但是伴随着美国对台军售、支持谷歌拒绝中国方面的审查、会见达赖等,美中关系的恶化不可避免。美国彭博社19日称,奥巴马见达赖,显示中美必须接受“相互敌对的现实”,但文章同时认为,这次冲突不至于影响两国的经济关系,“这一关系是有366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及7550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保证的”。

  《印度斯坦时报》的标题则是,“中美关系能经受住西藏的考验”。文章引用中国学者的话说,在过去5年,中美关系的发展总体上拥有“无法阻碍的动力”,奥巴马与达赖会面会伤害双边关系,而中美关系中的更多良性方面将继续发展。俄罗斯《新闻时报》19日发表题为“中美冲突将是温和的”的文章称,接见达赖是美国采取的又一个反华步骤,未来中国的反应将是“强硬和系统的”。但文章同时认为,中美关系不会发展到冷战状态,双方的冲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缓和。

  BBC网站19日发表题为“外交跷跷板”的文章称,现在中美双方的声明似乎都很强硬,但这一冲突可能“不会有什么后续”,曾经一张铁幕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坚定的盟友和黑暗的敌人”,但也许更正常的国家关系类似跷跷板,时而友好,时而敌对。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达赖这种“挟洋制华”方式无疑将对中国政府与达赖集团之间的对话产生不利影响,并间接波及中美关系。不管美国怎么强调会见方式的低调,这种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很有可能会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但具体会是哪些内容,会有多大的影响还需继续观察。

  还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内的政治生态与10年前相比已经复杂得多,政府政治和民间政治都在发生改变,美国如果无视这种客观现实,还是一味地按照老的游戏规则来玩,特别是像近来接连出一些对中国来说带有挑衅意味的牌,是容易出问题的。

  莫斯科大学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伊万•安德烈维奇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奥巴马相对低调地与达赖见面,无非是想既让国内满意,也把刺激中国的程度相对降低。但只不过再次证明了他起初喊得最响的“改变”口号,最后改变的只是他自己,美国自大和自私的政治心态一切如故。

  伊万说,美中之间的经济现在越来越紧地捆绑在一起,因此,因为政治因素而导致美中关系大转变不太可能。虽然中国现在是美国的债权国,但实际情况是,中国是被动的,中国被迫地与美国过多地捆绑在一起,因而也失去更多的主动性,“短期内中美不会有什么硬性的对抗,但如果美国在今后几年顺利熬过金融危机并恢复经济动力,届时中国将会更被动,那时的纷争可能就会有实质性的利益冲撞了”。▲(●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特派特约记者马小宁蒋丰青木●本报特约记者郑润宇柳玉鹏●本报记者刘扬)

  《环球时报》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