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科院:四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现心理创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8:41  红网-潇湘晨报

  据新华社电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在北京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蓝皮书表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过后,灾区的部分中小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

  据蓝皮书介绍,地震过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走访了四川、甘肃、陕西等地,收集问卷8000余份、生物指标数据近千个。对已有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震后的第一个月中,69.1%的儿童和72.4%的青少年出现急性应激反应。3个月后,他们又对北川擂鼓镇和曲山镇1600多名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人群中创伤应激障碍(PTSD) 的发病率为14.7%,抑郁症发病率为10.2%,其中中小学生出现创伤应激障碍的比率达到24%。在什邡、绵竹、德阳的工作也呈类似结果。

  蓝皮书表示,地震对中小学生产生的心理创伤或负性影响在不同阶段的表现是不同的。学龄前儿童表面上常常很难看出有明显的悲伤,但是日常的生活中表现出行为的变化:不断眨眼、睡觉时身体成蜷曲状、常做噩梦、不爱说话等。

  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典型的退行行为。例如黏人、莫名地哭闹、以各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躁动不安、做噩梦、怕黑暗等。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早期。自我的发展与创伤往往会交织在一起。灾后的创伤一般会出现睡眠不好、和父母或老师的对抗行为增多、不愿讲话等。也会出现一些身体上的变化。例如头痛、消化不好等。

  高中生高考的压力和年龄阶段所决定的多重心理矛盾会在大地震中放大。他们往往会出现对未来的学业和家庭经济担忧。出现焦虑和紧张或者悲观失望、没有学习动力。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