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乙酰化:调控代谢又一妙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9:06  东方网-文汇报

  这一发现为代谢类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全新的思路。人类有80%的疾病是代谢疾病,如果能通过调控乙酰化从而调整代谢的速度,那么就意味着可以调控疾病。

  本报讯(见习记者唐闻佳)“如果人体内的某些新陈代谢会导致肿瘤、或者引发其进一步恶化,那么就让这种代谢慢些,甚至停止,岂不就能控制疾病?”通过调控代谢来控制疾病已经获得全世界的共识,不过,通过什么来调控?昨天,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在全世界首次发现乙酰化修饰是生物代谢的重要调控手段,该发现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何谓乙酰化修饰?众所周知,人体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是细胞,而细胞主要通过蛋白质来执行复杂的任务,延续人体机能。好比打仗需要不同的兵器,蛋白质执行不同的任务需要进行不同的“变异”,一旦蛋白质“被嫁接”上一种叫“乙酰基”的分子,它就“被修饰”成了乙酰化蛋白质。人体内还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修饰”,比如磷酸化修饰、甲基化修饰,乙酰化修饰只是其中之一。

  乙酰类修饰的研究已经有40年的历史,但是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院士贺林教授指出,这主要与乙酰化蛋白质比较隐蔽,不容易被发现有关。去年,复旦大学研究团队通过通量化的蛋白质研究和不同物种的代谢通路研究,成功发现了大量非细胞核的乙酰化蛋白质。在他们研究之前,人类在人体肝脏细胞中仅仅发现了76个乙酰化蛋白质,他们的研究发现了超过1000个乙酰化蛋白质。

  从76个到1000多个,当中900多个“新发现”好似一片“新大陆”,带出一系列有关乙酰化蛋白质革命性的研究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研究团队首次在全世界发现,乙酰化对代谢的调控功能,这种代谢功能的载体就是蛋白质中的负责能量转化的酶。

  “人类有80%的疾病是代谢疾病,说得通俗些,就是代谢失衡,其中肿瘤就是最重要的代谢疾病。如果我们能通过调控乙酰化,从而调整代谢的速度,让一些有益的代谢快些,让一些不利的代谢慢些,比如让肿瘤不长大、甚至变小,那么就意味着可以调控疾病。”论文第一作者赵世民称,他们的发现意义就在于找到了乙酰化对代谢酶的普遍修饰功能,这为代谢类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全新的思路。

  据悉,目前,针对代谢失衡而研发的控制代谢速度的药物已经有不少,但是主要是基于磷酸化修饰,基于乙酰类修饰的药物很少,因此,药物研发的前景很广阔。《科学》杂志在配发的两页评论中就指出:这是自从1964年诺贝尔奖授予发现乙酰辅酶A是脂肪酸代谢的必要中间体这一研究成果后,再次将乙酰化修饰的重要性提高到与磷酸化修饰同等的高度。

  不过,对于药物面世的时间点,从事基础研究的赵世民和他的研究团队都表示“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他们还在研究中发现乙酰化的蛋白质有很高的特异性,也就是说不同疾病的乙酰化蛋白质不同,这就好比打靶,靶点不明,调控无从下手,并且调控的度也不好把握。赵世民表示:“一个个去研究新发现的几百个、甚至更多的乙酰化蛋白和它们的特点是未来重点要研究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