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叫停强拆的为什么是副市长而不是法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09:15  国际在线

  去年7月起,在广州东山口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毗邻“中共三大”遗址的9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楼突然被抡下拆迁的大锤,当中7栋被彻底推倒,有一栋被拆了一半,独剩一栋逃过了拆迁命运,最终获广州常务副市长“叫停”,完好无缺地保留了下来。

  这栋小洋楼业主——今年69岁的谭潮植,为保住祖屋四处奔走打官司,与开发商抗争了两年,不幸患上了抑郁症。此事经媒体曝光后,以原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的正研究员罗雨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陆琦为代表的十余名文化及建筑专家,联名整理了一封以“对东山洋楼手下留情”为主题的文书,寄往市委书记朱小丹和市长张广宁的信箱。(2月18日《新快报》)

  面临强拆的房子最终被保住,不是获得法律的支持,而是因为文化及建筑专家的影响,以及副市长的强力干预的结果。这不是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只是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协商”,当强行拆迁遭遇更大的权力时,强拆不得不低下蛮横的头。

  在这场权力与权力的较量中,谁的权力更大,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就会成为胜利的一方。显然,副市长占据着相对的权力优势。因此,遭遇强拆的房子虽然保住了,但我们不喜反悲,这是对法律、法规的践踏。

  谭潮植拒绝拆迁,是因为自己的房子在《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也就是说,其拒绝拆迁是有足够理由,也是有政策依据的,应该获得法律的支持。尽管如此,房子还是面临着被强拆的危险,谭潮植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子,与有关单位进行了抗争,每次打官司,谭潮植总是逃脱不了“被输”的命运。

  谭潮植收到了一份名为“穗规信【2009】303号”的复函,复函中明确表示,该地块住宅楼开发项目与现行《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存在矛盾。既然如此,说明该开发项目是违规的,本来就不应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项目也不应该出台。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与现行政策相悖的开发项目,却堂而皇之地出台了,并且,还以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公民权利需要副市长来保护,这对法律无疑是一种讽刺。(池墨)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