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晚小品硬伤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16:19  兰州晨报

  

春晚小品硬伤多

  央视虎年春晚终于在观众期待与争议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春晚的讨论却如火如荼,热情不减。“王菲冷,小虎热,本山闷,刘谦神”是观众对虎年春晚四大亮点节目的基本评价。不过也引来了不少的批评之声。比如赵本山“江郎才尽”,小沈阳表现平平等。

  但春晚要永葆生命力,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不然,春晚成鸡肋也指日可待。虎年春晚有“四大硬伤”。一是真正反映平民化的作品不多、不精。可以说,小品是春晚的顶梁柱。现在观众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反映百姓身边的事,以小见大的民生类作品,小品《一句话的事儿》、《不能让他走》贴近生活,《我心飞翔》使人感动,但由于不够生动,难成经典。

  二是语言匮乏。尽管整台节目年轻化、时尚化、网络化,如《蜗居》、《潜伏》、《三枪》、《阿凡达》等热门影视作品屡屡被提及,“寂寞”、“传说”等流行语也在多个节目中出现,但从网上的反映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语言缺乏创新,今年能记住的小品语言寥寥无几。去年小品《不差钱》中“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这种能引领新一年流行语的经典台词,今年几乎没有。

  三是创作队伍萎靡。此前黄宏和巩汉林的作品《两毛一脚》因为版权问题被毙掉,而在直播前几天才匆忙创作《美丽的尴尬》,未免有种穿新鞋走老路“临时抱佛脚”的感觉,而赵本山小品无论是《就差钱》,还是《捐助》,选来选去都不能超越去年的《不差钱》,从另一方面折射出我们的小品创作队伍匮乏。

  四是商业色彩太浓。尽管小品《捐助》“笑果”频出,但由于过于注重商业宣传,以至于作品显得有些生硬,影响了小品整体质感。

  春晚,让十三亿人都满意,做到年年出新,年年出彩,不是件容易事。但春晚制作编导组还是应进一步努力,一方面从历年春晚的成败得失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认真倾听百姓批评建议,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除夕夜的这顿“文化大餐”更加丰盛、精彩、可口。

  (原载新华网)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