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大哥不好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17:35  北京晚报

  陈雨露 杨栋

  我们给出的原因,其实是句废话:我们的经济体制跟前苏联比,本来就有很大差距,大到如同泾渭,大到黑白分明。

  前苏联、东欧和我们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不过,对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同样是西方舶来品,指望一本《资本论》在中国平天下,是没有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学说,列宁就是在指责卡尔·考斯基(恩格斯生前好友)是国际工运叛徒的过程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进而创立了前苏联经济体制。

  前苏联曾经是我们的老大哥,老大哥的东西放到中国也不一定好使。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对外国好的经验,是要学习,但不能一切照抄,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这才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建国之后,我们最大的特征并不是计划经济,即使在建国初期,我们也从未真正遵循前苏联经济体制: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人民公社同样是一种“小而全”的经济组织,每一个企业、每一个生产队都几乎无所不包,都是一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何尝见到前苏联那种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化大分工。

  很多人说,“小而全、自给自足”,是典型的小农意识,阻碍经济发展。这么说的人,经济学造诣那是相当低。

  这确实是小农思路,中国经济本身就是小农经济。在经济进程中,有些事情可以跨越,有些事情则绝无可能。

  社会化大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古代,有力气的去种地,有手艺的去织布……然后粮帛交换;在现代,有脑子的去编程搞IT,有口才的干销售……然后大家一起到市场上交换。整个市场演进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钱,而是“契约”、“公平”、“分工”。

  这些玩意,在小农经济中比较罕见,培养这些理念,需要多少时间?想一步跨越小农经济,也就是传说中的“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用好听的话说,就是跨越规律;用难听的话说,就是违反规律。能违反的,是纪律;不能违反的,才是规律。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违规,所以,我们才从小农经济上起步。不过,我们却结合了西方文明的核心——科技,靠的却不是计划经济,而是我们民族历久弥坚的优势——举国体制,即举全国之力谋大事、办大事、成大事,“两弹一星”就是这么诞生的。

  举国体制造就的工业体系为我们奠定了改革基础,即使央企也没有过多渲染计划经济色彩,实际上我们更类似于联邦体制。也正是“小而全”的改革前提,我们才不会遇到前苏联那样强的阻力。(12)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