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霍懋征也受不了张熙玲的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0:02  红网

  一代名师霍懋征去世了,她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老师”,温家宝总理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2月19日还亲自出席了霍老师的追悼会。毫无疑义,这是温总理在身体力行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可是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积弊太深太深,不得不使全民族尊师重教的结果大打折扣。教育过度行政化是积弊之一,这直接导致了教师纯粹工具化,仿佛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表面看起来形势一派大好,其实是敢怒不敢言,郁结的愤懑成为即将爆发的火山。行政化的表现为:局长、校长一言堂,老子天下第一,而教师则是“被”字状,苦不堪言。积弊之二是,教育发展的过度不均衡化,这不仅仅是择校费催生的变质教育,也是广大教师竞相脱离苦海的罪恶渊薮。由于学校之间差距过大,教师也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拼社会资源,拼金钱实力,你追我赶,于是校长腰包鼓了,局长口袋满了。到最后,这些送了钱发挥了能量的教师也在变质堕落,哪里还有教书育人的热情?

  2月20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天津市宁河县张熙玲等几名教师被强制停课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她们因不满商业拆迁中的赔付不合理而被停课。教育局长是拆迁责任人之一,张熙玲等不签协议,局长就命令校长停老师的课,顺理成章。可是这毕竟摆不到桌面上去,于是当记者采访时,停课成为了莫须有,倒是“被调往偏远山区”成为不签协议的制约手段。而这种调动,是“局里为了平衡教育资源的一种正常工作安排”,多冠冕堂皇。据报道,李玉梅等老师在接到调令后,最终选择了接受拆迁补偿。签字后,她们很快得到消息,调令取消了,只剩下张熙玲一个“顽固分子”。

  张熙玲一“顽固”,文章就有了好由头,好写了。这篇难于写出新意的新闻也的确有点新,主要新在老师成为拆迁可悲的砝码。张熙玲在学校担任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被停课后,学生们被安排自习或改上其他课。但这算得了什么呢?与商业开发的拆迁比起来,这几节英语课显然轻若鸿毛,不值一提。——当下教育地位由此细节可以约略知道,是多么卑微,多么悲怆!

  霍懋征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执教六十载,她曾先后提出设立教师节、制定义务教育法等重大建议。换个角度看,教师节恰恰说明了教师地位亟待重视和提高,义务教育法恰恰说明了国民教育面临着重大危机。想必霍老师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死不瞑目。这是她作为教育大家必受的煎熬和折磨。当她在天之灵知道天津宁河如此糟践老师糟践教育、不拿老师当回事不拿孩子当回事,她除了泪流满面,还会做些什么呢?

稿源:红网 作者:朱永杰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