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关系能否走出钟摆定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0:12  长江商报

  “中美关系的危险阶段已经开始。”针对当下奥巴马政府导致中美关系出现波折,美国《科学箴言报》16日的评论说。

  在奥巴马任总统的第一年,中美关系相对稳定,以至于产生一些期望:中美关系是否会就此结束每逢新总统就发生波折的定律。当奥巴马进入自己任期的第二年,相继而来的风波说明:中美关系依然没有告别钟摆的轨迹。

  在英国《卫报》驻美国的专栏作者洛拉·阿德雅看来,中美关系因目前的议题产生麻烦,就像一对“关系出现障碍的夫妻”,而关系顾问会给他们一堆的建议。

  毫无疑问,中美彼此需要。中国是美国主要的债权国,目前低于日本位居第二,中国的支持对于美国解决朝鲜、伊朗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也至关重要。

  “一些人认为中国在美国投入了这么多钱,美国可能面临更多危险(如果关系变僵)。有其他人认为,债主对债务人的需求一点也不比相反少。”洛拉说,“也许存在共同的观点,认为中美相互依存以至于双方不得不控制他们的负面行为,因为双方都无法承担失去对方的后果。”

  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裴敏欣16日在《国际先驱论坛报》发表评论认为中美之间的紧张被夸大。在他看来,中美之间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看法,没有风波才是例外。中美关系目前的风波,反映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调整,是其整体外交政策变强硬的一部分,并不是特别针对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在18日社论中强调,“美国对华政策必须保持连贯。”认为美国在众多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必须努力发展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同时对于不同意见也应以坦率和公开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并不是寻求对抗。

  由于这轮风波是在金融危机后美国走弱而中国走强的背景下发生,因此风波结束后会否留下长久的后遗症值得关注。美国对中国的长期判断有两种相对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美国的相互依赖,会带来两个国家的最终和平;一种认为经济无法最终改变行为,经济走强必然带来霸权冲动。前者为接触中国的政策提供依据,后者则强调威胁的可能。

  因此,在中美关系这一轮风波中,一些媒体不断强调中国的更加自信,强调中国外交变强硬,有可能为营造新的中国威胁论提供依据。因此,如果说双方都认识到风波难以避免,那么更应警惕,短期的风波也可能导致彼此间出现长期的认知错误。

  2月20日《潇湘晨报》

  作者:刘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