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理陪护用不着羞答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0:20  长江商报

  处在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社会,人们必然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危机,出现情感焦虑、意志困惑、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各种不适应,罹患神经质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所以,让心理陪护师成为新的职业,有助于化解心理纠葛。

  ◇ 雷泓霈 (河南开封 公务员)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近日发布消息,春节过后该市将诞生三项新职业,分别是注册婚姻辅导师、注册心理陪护师和注册员工援助师。其中,注册心理陪护师是凭借自己所拥有的专业心理知识,“登堂入室”陪伴在老人、儿童、患病者以及临危者等人士身边,以心理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灵护理。(2月20日《华西都市报》)

  “是创建了一种新职业,还是继续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注册心理陪护师职业的问世,引来了不小的争议。由于这是我国长期以来限制发展的职业,开禁后如何加以规范与监管,成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注册心理陪护师成为新的职业,也许会产生“色情嫌疑”,但我更崇信它给社会带来的心理慰藉和心理帮扶等积极效应。

  这些年,心理咨询、心理陪护等已在观念上得到大众认同,可根深蒂固的传统行为仍对之讳病忌医,无声拒绝,不到山穷水尽,人们不愿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况且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压根就没有心理常识、自我心理保健这种概念。有了各种不舒服,人们喜欢将各种身体不适都归结于身体原因,而淡忘了心理关注和心理解决。

  某作家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文章建议人们多关注心理卫生。文章说,实际上,心理健康知识在中国普及率相当低。人们通常认为所谓疾病,无非是心肝脾肾胃肠及血管五官等处的器质性病变,而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度相当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人在生活重压下罹患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但由于缺乏常识,很少主动就医。周围人也因为缺少相关知识而多报以冷漠,以为是“小心眼”、“想不开”、“思想狭隘”。

  准许注册心理陪护师“登堂入室”,凭借专业心理知识,陪伴在老人、儿童、患病者以及临危者等人士身边,以心理沟通的方式为他们提供心灵护理,上门服务,这不仅是在提供心理帮助,更是在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化宣传,对精神陪护的传统观念应该得到修正和调整。

  处在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社会,人们又必然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心理危机,出现情感焦虑、意志困惑、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各种不适应,罹患神经质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所以,让心理陪护师成为新的职业,有助于化解心理纠葛。

  至于人们担心的“色情泛滥”,只要进行严格的行业规范,应该不难解决。再者,心理陪护师需要严格的行业准入,执业证书考试也很不容易通过,谁愿意费九牛二虎之力考个证书去当“三陪”的幌子呢?况且心理陪护师也有很多的男性从业者。更多看到心理陪护师带来的阳光成分,上述疑问就不难解决。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