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休假为什么这样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2:59  汉网-武汉晚报

  休假为什么

  这样难

  林坤

  转眼到了节后返程的日子,人多,而且集中。南京的劳动部门出了个点子,如果觉得长假不够用,可以申请探亲假,不仅能多休息几天,还可以避开客流高峰。

  这或许是个一举两得的办法。但当媒体在街头搞了个随机调查,问题来了。在南京,有9成年轻人不知道探亲假,而且用人单位也不会主动给职工休探亲假。更令人苦恼的是,连年假都休不了的人,现在突然多了30天可望而不可即的假期,心里愈发不平衡。

  许多人看了这个新闻,都会感慨法规的空转,劳动部门的懈怠及老板的苛刻。一种权利或者福利的落空,容易引来人们及时的自嘲,但年假也好,探亲假也好,婚假产假也好,3倍工资也好,不论名目如何,其实都是劳动者的某种福利。说来说去,根本上要争取的,还是个人的合法权益。而谈起劳动者权益,最好的例子就莫过于《劳动法》的境遇。

  至今,关于《劳动法》“偏袒”劳动者进而给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争论仍未消散。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新的劳动法对资方构成用人压力,反而会导致外资撤离,民企关门,最终让招工岗位萎缩,造成大量失业。这种忧虑固然有务实的一面,但说穿了无非就是这个意思:原来企业对劳动者的权益无视惯了,一旦法律划上一道保障底线,用人单位就承受不了,就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所以国家还是不要管的好,让员工和老板自己去博弈吧。

  尴尬的是,无论是我们的劳动力市场还是商品市场,都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谈自由竞争、谈劳资博弈未免过于天真。就拿一些经济学家主张靠火车票涨价来解决春运难题来说,如果他们到火车站实地看一看,恐怕就不会在中国如此迷信市场的力量。只有在一个竞争自由、法治健全的市场中,才谈得上劳资双方对等的谈判;而这其中,法治又是竞争和秩序的前提。眼下我们的情况则是,即便《劳动法》想“偏袒”,有多少劳动者真的受到它的恩惠呢?

  所以,在一个市场自由不彻底,法制规定的福利又难落实的环境中,奢望纯粹通过市场或是立法来解决问题,无疑是凌空蹈虚的。如今有人搬出一个近30年前的规定来证明福利的虚无,总让我有一种吊诡的感觉。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