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都市农业富了农民美了乡村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3:1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讯 “这一天来了6拨摘草莓的游客,3个大棚卖出草莓273斤,赚了2800多块钱。”大年初一傍晚,历城区董家镇张而村草莓种植户吕桂山说起他的草莓,脸上笑开了花。自草莓成熟以来,前来采摘草莓的城里人络绎不绝,省工省力不说,游客进棚采摘草莓的价格还比上市场卖贵了不少钱,效益十分可观。“这都是政府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给农民带来的好处!”谈起都市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高收益,张而村党支部书记赵顺桂深有感触。

  张而特色品牌基地从1995年种上第一株草莓苗,到现在发展到2万多个大棚,从单一的草莓种植到如今的油桃、蔬菜、西瓜、樱桃等五大产业齐头并进,该基地的都市农业已初具规模。成立于2008年的优质胡萝卜种植基地,是董家镇发展都市农业的又一亮点。该基地开始建了1500亩,2009年迅速扩至3000亩,和张而特色农业品牌基地一起构成该镇都市农业发展的两大引擎。

  近年来,董家镇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具有本镇特色的都市农业。科学编制了包括核心区、发展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在内的基地“三区”总体发展规划,实施“园林式”绿化、“景观式”设施和“盆景式”栽培的发展模式,形成农村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2009年,该镇对特色农业品牌基地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提升,鼓励支持各种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让农民得实惠。在张而特色品牌基地,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打通了“环张而村观光采摘圈”,改造提升大棚235个,铺设低压管道3000米,购买滴灌设备200套。积极与董家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争取支农资金200万元,用于3000亩优质胡萝卜种植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产品储备加工体系建设,铺设节水高效地下喷灌系统。在精品农业建设上,

  大力实施新技术、新品种“双推”计划,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引进普及优质草莓品种10余个,定期邀请农业专家顾问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国际专家的指导下,引进异地育苗及太阳能土壤消毒技术,使草莓黄萎病、炭疽病的发病率从原来的16.7%下降到5%左右。同时,倾力打造董家胡萝卜农业特色品牌,2008年董家“明刚”牌胡萝卜顺利注册国家商标,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个别食品安全受质疑的不利影响下,董家“明刚”牌胡萝卜逆势出口日本、韩国、泰国和欧盟等地,成为历城区又一个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特色品牌农产品。

  都市农业为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绿色健康理念和生态管理也成为董家镇特色农业最响亮的名片。据了解,该镇1.6万亩优质大棚草莓的授粉工序全部由蜜蜂完成,小小的蜜蜂不仅为农民节省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同时也成为绿色种植的监督者。以张而草莓和董家胡萝卜为主导的都市农业的迅速发展,让群众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2009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92元,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本报记者)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