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心理陪护=色情陪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3:59  华龙网-重庆晨报

  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近日发布消息称春节过后沪上将诞生三项新职业,其中注册心理陪护师因其界定与传统“陪聊”相近引发网友争议。

  三陪女或成陪聊女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所谓的“陪聊”服务,一些“三陪小姐”改头换面成了“陪聊女”,承诺只要付钱就可陪顾客做任何事情。

  对此,我国法律始终是明令禁止的,工商管理部门对开办“陪聊”公司的申请也不予审批,并对擅自从事此类服务的公司按“超范围经营”严肃处理。在有的城市,出现了标名“情感陪护”或“精神陪护”字样的服务机构,但几乎均属“地下公司”。无论是“陪聊”还是“陪护”,其职业属性基本可归至劳务服务类,不属于娱乐场所治安管理范畴,这就造成了有些组织者以开办“精神陪护”公司为名,实际上有涉足色情业之嫌,陪聊者与顾客双方的人身安全都无法得到法律保障,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与城市文明形象。

  心理陪护持证上岗

  “新创立的注册心理陪护师职业,工作方式是陪聊,但与一般意义上的陪聊又有本质不同,可以说是一项结合了护士的医学护理与心理咨询师的精神慰藉于一体的新型工作。”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说,要想获得注册心理陪护师的从业资格,必须通过400课时的专业学习与考核,内容包括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危机干预理论与技巧、心理陪护技能操作等。

  不同于传统的陪聊

  记者2月20日从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处了解到,目前这个职业仅出现在上海范围内。国家工商总局的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该职业今后涉及工商注册等相关手续,只要其行业界定符合法律法规即可,不会受到特殊限制。

  王裕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发布的注册心理陪护师一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陪聊”,而是对老人、孕妇、孩子等有特殊需求的人群,运用心理知识、生理护理技巧和沟通技能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护理和陪伴。

  王裕如表示,这是为了适合上海目前的发展现状而推出的新职业,上海有广泛的心理咨询基础,经济发达程度使部分人群可以承担心理陪护的费用,职业证书的颁发比较完善,而且上海的文化基础可以保证人们能够合理理解心理陪护师的概念。

  王裕如告诉记者,目前只是提出这样的职业概念,将由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和上海人才培训市场联合进行职业培训,具体的服务定价、职业规范等将陆续出台。据新民晚报

  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澄清心理陪护新职业,并非传统“陪聊”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