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化解矛盾纠纷的“潍坊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5:02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本报记者 杨国胜本报通讯员 尹洪阳雷向敏

  案件数量曾居高不下的潍坊市,自2007 年起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2009 年,潍坊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比上一年度下降 13% ;与此同时,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非诉渠道解决的纠纷数量同比增加 9.8% 。随之而来的变化是,潍坊全市法院一、二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9.8% ,涉诉信访下降 32% ,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测评升至98% 。

  最高法院将潍坊的做法总结为“潍坊模式”,在全国推广。

  化解矛盾,并不只是打官司一条路

  案件数量因何居高不下?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07年上半年调研发现: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社会矛盾解决渠道单一,基层纠纷得不到合理有效调解,致使“打官司” 成为许多当事人的普遍选择。

  对此,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重心下移,开展法官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并在高密法院先行试点。

  试点开始不久,高密法院就遇上一件事儿。醴泉街道北大王庄居民李士亮的房前是一排沿街房,一商户在那里从事熟食加工和出售,脱褪猪毛的气味曾几次引发李士亮过敏性窒息,纠纷因此产生。联系社区的法官了解情况后,便指导社区调解组织重新制订方案,由社区出面在一个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安排那个体工商户从事熟食加工,只在原场所批发零售,这样既解决了气味污染,又不影响个体工商户生意,双方握手言和。

  潍坊中院推广了高密法院的做法,并在实践中培育了各具特色的典型,如诸城法院的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的“大民调”网络,青州法院的“行政争议协调处理机制” 等。随着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2007年,潍坊全市法院的受案数量5年来首次降至 10万件以下,与此同时,基层组织调解纠纷的数量大幅上升了 64.3% 。 2008 年,潍坊全市基层组织调解纠纷 32525 起,同比增长8.3% ,其中,法院通过案例指导、民调窗口调解等途径,使11700 多起纠纷化解在诉前。

  整合资源,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

  2009年7 月底,奎文区某机械厂产生劳资纠纷, 208名职工集体上访8 次,并准备进京上访。奎文法院与劳动局、仲裁委、 街办司法所、 工会组成工作组,共同协调职工与用人企业间的矛盾。最终,196位职工与单位达成了协议,妥善解决了养老保险、经济补偿金等问题,仅有12人进入仲裁程序。

  摒弃法院“单兵作战”的观念,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这是“潍坊模式”得以成功的关键。为此,潍坊法院分别与妇联、工会、司法局、 教育局、 律师协会联合下发关于化解矛盾纠纷文件,充分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和社会组织调解的职能优势,使一些单纯依靠法院难以解决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09年,潍坊全市法院共委托工会、妇联调解劳动争议和婚姻家庭案件 967 起;吸纳劳动、卫生、质检等行政部门的专业人士参与案件调解处理 1150 件(次),对 1676 份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给予确认,使纠纷得到了有效疏导化解。

  同时,潍坊法院还积极倡导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加强与公安、工商、民政、国土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社会矛盾动态。

  党委推动,诉求渠道畅通效果放大

  法院有什么条件去推动建立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这样一个社会系统工程?

  “保平安、促和谐是党委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法院主动提出建立、 完善、推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纠纷解决机制,已经做了试点,效果很好,它使我们的平安建设与和谐创建由‘虚’变‘实’,党委就要协调好各个方面,提高大家的认识,减少机制运行中的阻力。”潍坊市委副书记崔建平说,潍坊市委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列为全市性重要工作和重大创新课题,始终给予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办事处一村民未经国土局审批,私建一小型加工企业,并造成环境污染。187 名村民联合将青州市国土局、环保局告上法庭。诉讼中法院启动行政争议协调处理机制,由市委领导组织法院、国土、环保、云门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经协调,国土局、环保局决定对该企业依法进行查处,187 名村民与国土局、环保局达成和解后主动撤诉。

  “这件事情反映了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更充分反映了党委统一领导在机制建立、运转中的关键地位。”青州法院院长李金鹏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