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英阿两国濒临开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6:19  城市晚报

  自从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战争之后,英国和阿根廷之间已平静了28年。阿根廷政府16日派军舰封锁马岛海路;而在政坛奄奄一息的英国工党政府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驱逐舰“约克号”为主的舰队“捍卫主权”,两国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双方这回剑拔弩张,为的竟是马岛海底600亿桶的石油。

  油价高涨

  马岛受关注

  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马岛附近海域蕴藏约600亿桶的石油,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南大西洋地区的资源宝库。

  不过,阿英两国一直未能就联合开采这一海域石油资源达成协议。英国政府最近单方面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周围海域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政府的强烈抗议。丰富的油资源引来必和必拓矿业公司等4家英资企业,其中渴望石油公司钻油台“海洋守卫者”19日抵达当地,准备下周展开钻探。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英荷壳牌公司1998年曾在该海域搞开发,后来由于油价过低(每桶12美元)、开发成本过高而放弃。现在,石油价格猛涨,开发变得有利可图。

  其实,英国和阿根廷的新一轮冲突始于2009年12月。阿根廷议会当月通过一项法律,宣称马岛属于该国领土。2010年1月,英国政府“口头知会”阿根廷表示抗议,但阿根廷对此不予理睬。

  阿根廷宣布

  封锁航道

  面对英国的探油计划,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16日签署的法令规定,所有经过阿根廷本土港口前往马岛、南乔治王岛以及桑威奇岛的货轮和客轮都需要向阿政府事先申请,获得许可后才能前往这些位于南太平洋的岛屿。

  当天,阿根廷军舰封锁了马岛海路。而在前一天,准备将输油管道运往马岛的丹麦货船“霍尔领袖号”已遭扣押。

  英国舆论认为,有“南美希拉里”之称的克里斯蒂娜不如当年军人政府强硬,何况阿根廷政府全国兵力薄弱,国民也多不想开战。此外,克里斯蒂娜面对政府债台高筑、经济不景气的局面,再加上明年大选在即,可能想借此事件争取民意。

  两国真正的角力场是联合国。阿副外长维多利奥·塔切蒂18日说,英国政府在马岛问题上采取单边行动,严重侵犯了阿根廷主权,阿政府将诉诸联合国解决这一问题。

  英国在岛上

  集结军队

  针对阿根廷的举动,英国皇家海军“约克号”驱逐舰已于17日抵达马岛海域,与另外3艘舰只会合。

  “约克号”1985年开始服役,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42型谢菲尔德级驱逐舰,根据马岛战争的经验改进。

  英国《太阳报》透露,除派遣舰队外,英国已在马岛集结了一千名军人和4架战机。

  但英国媒体认为,英国虽向阿根廷摆出强硬姿态,派驱逐舰“约克号”压境,但相信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

  英国军方近期刚准备由伊拉克战场退身,又要扑向阿富汗战场。现在,阿根廷对马岛虎视眈眈,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分析人士认为,英国势难再添战线。

  《太阳报》称,英国这次行事低调,是不想擦枪走火,只想让阿根廷知难而退。

  拔“刀”相助

  查韦斯:

  “从那里滚出去”

  阿根廷和英国近日再因阿根廷附近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而掀起争端,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19日对阿根廷作出声援,要求英国归还群岛。

  查韦斯在讲话中称:“英格兰,他们是怎么叫的?联合王国,你们正在违反国际法,你们正在违反地理和历史,还有时间和空间的基本原则。从那儿滚出来,把马尔维纳斯还给阿根廷人民。够了吧,英帝国,为什么?因为石油!”

  新闻背景>>>

  英阿马岛之战

  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位于大西洋南端。

  1833年,英国从阿根廷手中夺得该群岛。1981年,两国关于马岛归属的谈判破裂。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马岛夺取控制权,战争随即爆发,约650名阿根廷人和260名英国人死亡,最终阿根廷战败。战后,阿根廷一直没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并希望与英国对话,谋求以和平方式解决马岛主权归属问题。

  (据《广州日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