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比选产生的派出所长200%完成硬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7:42  法制日报

  法制日报记者 郭毅

  白皑皑的雪原,红彤彤的灯笼,中国雪乡———海林以独有的景美向五湖四海的来宾传情。

  “这里不仅独有雪原之美,还有黑龙江省最高的平安指数。”大年初六,穿行在林海雪原中,省综治委的老高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这儿的平安是靠制度保障的!”

  2009年5月14日至6月15日,海林市用一个月时间对公安局13个派出所所长、19个内设机构副职进行公开比选。158位报名者经过资历评价、笔试、面试、考核等一系列环节,最终31人脱颖而出,平均年龄37岁,大学以上学历占87.1%。如今,这场海林市公安局历史上人数最多、职位最热、影响最大的公开比选,换来了黑龙江省最高的平安指数。

  “你可不知道,这以前海林公安的状况:2001年,局长被判12年、局长夫人被判死刑,还有一位副局长和治安民警队长被判20年;2002年公安局中层干部中,三分之二以上是公安局自行任命,市委任命的不到三分之一。那时,甚至相应职务明码实价,潜规则得到社会默认!”

  海林市公安局有干警400余名,在此之前,已连续多年没有调整过干部,尤其是对照公安部提出的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标准,原有的股级派出所所长都变成了副科级,加上一些内设机构,共有32个副科级职位虚席以待。这其中不乏刑警队、治安大队、交警队等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热门”“实权”岗位。一时间,吸引的不仅仅是公安干警及其家属,还有社会各界的注意力。

  这种关注也同时在转变成种种“关系”。海林市委组织部部长陈春生说,比选的第一场较量,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验。比选初期,从市委市政府到公安局领导到他本人,都接收到了来自各种渠道的“拜托”,民间的各种小道消息更是五花八门。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制定了力求最大限度“稀释”权力的比选规则〖虑到公安队伍素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扩大了竞聘者身边同事和服务对象的参与面与发言权。与此同时,市委书记、市长带头“避嫌”“放权”,成立了由组织部、纪检委、政法委、人大、政协共同组成的公选领导小组。书记、市长自始至终坚持对比选工作“不插手不过问”,与其他常委同一时间听工作组汇报。

  海林市公安局长张宏伟是公众眼中的一位“实权人物”,尽管集市长助理、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三位”于一体,但他在整个比选环节中的分量与其他评委相比没有任何特殊。这位2009年3月刚刚到任的新局长,比选初期对所有干警“不认不识”。他两次参与当评委,都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开会的名义被请去,到现场后和所有评委一样被“没收”了手机,现场分组确定面试题目,现场封闭组织面试、考核,成绩公布后才能回家。尤其是面试环节,与他同台亮分的评委不仅有市级领导、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有来自社区的居委会代表和基层村支部书记。提起当初的“大权旁落”,张宏伟说,我们正是要通过这种规则树立起重实绩、重实干、重公论的干部导向。

  与此相对照的是,比选中一位组织部干部的亲属在笔试取得第一名后,因为同意任职率没超过30%、民主测评优秀称职率没达到80%,没能被列为任职人选。

  封闭运行结合阳光公示

  37岁的姬升国从一名普通刑警成功竞聘为二道派出所所长,连升两级,成为比选中的“黑马”。回顾胜出的过程,转折点,就是那场看来“比高考还正规”的笔试。

  这话并非夸张。应试人员被要求穿短袖警服,不但打小抄不可能,就连卷子离开桌面的高度、转身回头的角度都有明确规定。130多人同一考场,四个角度安装了四个摄像头,考场全程录像,20名武警战士担任监考任务—考20分钟,就有近10人自动放弃提前交卷,其中不乏先前风传的“内定选手”。姬升国开始相信这次是动真格了。

  全程参与比选工作的海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洪伟说,公正性决定了比选的生命力。为此,海林市委坚持封闭运行与阳光公示相结合,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干扰。每个环节成绩,事不过夜,坚持随出结果随时公开,既公开综合成绩,也公开分项成绩,打消不必要的猜测与怀疑。尤其是对于争议较大的资历评价,将得分与评价要素一起公示,共有13人对16个评价结果提出复核认定意见,经工作组重新认定,做到全体参评人员无异议。

  同样是比选的胜出者,34岁的海南派出所所长高金鲲却还有一丝遗憾。这位有着7年副所长经历的“实力派”选手,按照最后的成绩排序,完全可以竞聘到更好的职位。就是担心有暗箱操作,自认为没有任何关系与背景的他有意避开了热门岗位。比选期间他做了这样一个统计,公选办通过政府公共信息网和公安局局域网发布的公告公示多达13期。他说,这次经历让自己相信,只要有能力一定要抓住机会全力展示。

  当选者服众落选者服气

  凭借真才实学在比选中胜出的这批年轻人,平均年龄37岁,最小的只有30岁。在随后的四个月时间内,他们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再一次对公开比选结果作出了明证。

  姬升国任职的二道派出所地处偏远,距离海林市区100多公里,办案条件艰苦,所里7名警察有6人家住海林,人心不稳,多年在公安派出所评比中倒数第一;辖区内有11个村1.4万人口,百姓对派出所工作不满意。姬升国上任后,连续三个月周六周日不回家,在海林公安局“百日攻坚”会战中,二道所200%完成各项硬指标,一跃成为15个派出所之首。和他共同创造这奇迹的,正是他当初的“对手”现在的户籍内勤,尽管落选,但比选的公正性让他心服口服,合作也就愉快了。

  比选提拔公安干警,同样带来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好评。民意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海林干部群众对公安系统公开比选满意率达98.7%。

  公安比选只是海林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部分。目前,海林市77个科级单位的84名正职领导干部实行了任期制,47名副职领导干部实行了聘任制,78名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

  今年2月20日至28日,海林干部比选报名。范围:黑龙江省;职位:团市委书记、市直机关工委书记等30个职位。

  海林市委书记马里说:“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变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换来的必定是发展是平安。”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