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更多上海小囡才艺“露一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7:45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为迎接世博会,青浦区实验中学的学生周添豪费时69天,以当地的茭白叶、蔺草等为材料,编织出一个栩栩如生的 “藤条”西班牙馆。小周的精湛技艺,来自学校艺术课程的培育。近年来,上海艺术教育日益红火,不仅开足各种艺术课程,还加大了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系列培训的力度,南汇锣鼓书、奉贤滚灯等民间艺术和京剧、书法等传统艺术得到了传承。

  做一个陶艺小茶炉,弹一曲古筝《游子吟》……如今,上海能够“露一手”的孩子越来越多。目前,本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开设率已达100%,高中也达到了95%。除音乐、美术、劳技等基础型课程,还将舞蹈、陶艺、京昆、沪剧、评弹、话剧等20多个艺术种类,作为选修和拓展课引进教室。不少区县还结合本区域的人文特点,新增了民间艺术培训,如金山区西林中学的版画、亭新中学的风筝,奉贤区中小学的滚灯、花泥画、烙铁画等。这些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内涵。

  近五年,上海形成了6000余名教师的艺教队伍,师资质量明显提高。而艺术教育的蓬勃开展,更离不开名家的支持。

  本市聘请梅葆玖、尚长荣、秦怡、茅善玉、黄豆豆等名师名家,在暑期免费为青少年开展民族文化培训,14万学生受益。市教委还聘请了400多位专业工作者,担任学校艺术活动兼职辅导员,并成立了“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关心下一代专家指导团”,100多位文艺界、教育界的老专家参与。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上海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成果,在APEC会议、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中崭露头角。市教委还与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等合作,让许多学生从过去被免费请进音乐厅,到主动购票观看各类演出,再到登上舞台为观众演出,上海大剧院每年就有二十余支学生艺术团队登台。市北中学合唱团成为了中国第一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中学生合唱团,并成功举办上海国际中学生合唱节。本市已连续举办七届优秀儿童剧展演,演出6000多场,观众达600万人次。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