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多年救治数万名藏区群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7:48  法制日报

  

30多年救治数万名藏区群众

  图为王普选(右)正在当地藏民家巡诊。

  法制日报通讯员 朱建国 李军岐 莫福春 法制日报记者 陈丽平

  王普选,兰州军区临夏医疗所内科主任。30多年来,他像一枚钉子那样铆在高原,以天使般圣洁的手救治数万名藏区群众,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藏区各族群众称他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有多少人的生命,是王普选从“死神”手中夺过来的,多得数不清。为了托起甘南人们生命的希望,他把大爱撒遍了藏区,他把真情留在了草原。

  藏族退休干部许青英也许没有想到,曾经病危的她能够挣脱死神的魔爪,健康快乐地生活到现在。她念念不忘的,是王普选救了她的命。

  那年7月,许青英突发高烧,昏迷不醒。亲友把她送到当地一家医院,医生见她病情严重,命悬一线,让她赶紧转院。许青英被连夜送到医疗所。“快,送急救室!”当天值班的王普选二话没说,赶紧让人把患者推进急救室。无影灯下,王普选一边让医护人员赶紧给患者吸氧、输液,一边紧张地进行各种检查。

  患者的病因很快找到了: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患这种病的患者易发高烧、经常昏迷,如不及时救治,随时有生命危险。抢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月后,戏说自己闯了趟“鬼门关”的许青英病愈出院了。从那以后,她念念不忘“救命恩人”王普选。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王普选在各类人群中开始展开大规模的病理调查,摸索掌握高原病的发病规律,独创10多种治疗胃病、关节炎等疾病简便管用的方法。通过走访当地藏医和中医,他总结出治疗恶心呕吐、骨质增生、顽固性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独特方剂,收到奇效。

  真情融注藏区,王普选在这个草原藏区一呆就是30多年,他用精湛的医术和神奇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以致当地寺庙的活佛也把病重的圣徙托付给他,这里的人们以认识他为荣。

  足迹遍布千里草原

  王普选所在的临夏医疗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还受到过军委领导的赞扬,是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地区唯一的一所军队医疗单位。

  爱民的传统代代相传,为民的足迹遍及甘南。王普选作为医疗队队员深入乡村牧区,巡诊中几乎去过当地所有藏区群众的家,服务范围达7万多平方公里,千里雪山草原一次次留下了他跋山涉水的身影。

  医疗所所长曹建新说:“目前,王主任是医疗所参加巡诊次数最多、年龄最大的人。”医疗所的一份统计表上这样记载:截至去年年底,王普选共巡诊182次,先后培养了20多名回族医生、4名藏族医生,80%以上已成为医疗骨干,在改善当地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艰难险阻、困苦劳累永远阻止不了王普选巡诊的步伐。1993年8月至9月,完成卓尼县巡诊任务后的一个大清早,身为医疗队队长的王普选带领大家启程前往250多公里的迭部县。一路上,遇到的不是滑坡就是泥石流。王普选总是第一个跳下车来勘察路线,带动大家一起推车、垫石头,或者用铁锹修路。就这样走走停停,原本五六个小时的路走了13个小时。到了迭部县,王普选成了活脱脱的泥人。

  再远的路也不丢下一个病人。1994年冬天的一个傍晚,王普选带领医疗队在四川省若尔盖县的一个牧区巡诊,在返回的途中,一个藏族青年骑着马找到医疗队,请王普选去给阿妈看看病。

  本来可以给点药,让这位青年改天带着她母亲去医疗所就诊的,可王普选还是折了回去,骑着马跋涉两个多小时,前去为那位藏族老阿妈看病。

  那次,因为没能赶上医疗队,他回家的时间推迟了两天。回家后,王普选看到劳累成疾躺在床上多日的妻子高临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妻子又一次理解了他。

   真情维护民族团结

  临夏医疗所驻地有藏、回、汉、东乡等26个民族,王普选把与民族群众友好相处看得比命还重,视民族团结高于天。

  民族团结无小事。两年前,由于语言不通,夏河县藏族牧民羊子卓玛到医疗所看病时,与值班医生发生误会。一气之下,她病没看完就回到家里。王普选知道此事后,严肃批评了值班医生。当天,他就带着那名医生驱车找到羊子卓玛家,向她赔礼道歉。

  羊子卓玛的病需要住院治疗,王普选把她接到科里安排好,嘱咐护士好好照顾。其间,他多次到羊子卓玛病床前嘘寒问暖。

  “我只是一个牧民,没想到受到如此尊重。”羊子卓玛感慨不已,为自己当初的草率给王主任添了麻烦而感到后悔。病愈出院前,她还让家人捎来了自家种的青稞和自家产的牛奶。

  常年在藏区行医,王普选不仅致力于治病救人,而且心里还装着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时刻想着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大事。多年来,王普选带领医疗队外出巡诊,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远,他总是要求队员们带上民族宗教政策的藏汉双语宣传资料,深入草原牧区,在为僧侣和群众送医送药的同时,给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鼓励大家都来做民族团结的宣讲员。每到一处,他都把手机号留给了当地群众,他的电话成为了草原人民最受欢迎的热线电话。

  真情催开民族团结之花。甘南州原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扎东说:“在走道的时候,才知道良马;在融化的时候,才知道金银;在行动的时候,才知道好人。从王普选的身上,草原各族人民看到了人民军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也看到了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美好未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