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错时上班首日车流小 早高峰“绝迹”

  

错时上班首日车流小早高峰“绝迹”
上班首日公交车上人不多摄影雷远东
错时上班首日车流小早高峰“绝迹”
错时上班第一天,平时高峰必堵的总府路熊猫广场路口也很畅通
错时上班首日车流小早高峰“绝迹”
交警上街指挥交通

  成都城区昨天没有出现明显交通早高峰,交警预计明天将面临更大考验,缓堵效果短期内难以评判

  开栏语

  从节前全城清理交通标识,到陆续开通的人行天桥,再到昨天正式实行的错时上下班新规,成都正在为“缓堵保畅”进行一场大会战。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逐一观察每一项新举措给成都交通带来的变化,为市民提供可参考的出行建议。同时,本报开通热线028-86969110,听市民为缓堵保畅献计献策。

  新闻背景

  成都中心城区20日起错时上下班

  成都市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在中心城区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20日起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及高新区区域内的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

  根据新的作息时间安排,机关单位上班时间为9∶00至12∶00,13∶00至17∶00,中午休息时间缩短了1个小时。中、小学校上学指导时间为8∶30,放学指导时间为小学16∶30、中学17∶00。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型商场上班指导时间为早晨9∶30,下班时间自行安排。

  成都市交委宣传处处长李义福表示,目前错时上下班制度刚刚开始实行。在一段时间之后,研究人员会对实际效果进行统计和反馈。

  昨天是成都中心城区实行“错时上下班”的第一天。由于部分企事业单位尚未恢复正常上班、中小学校尚在休假等因素,昨晨城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交通早高峰,“错时上下班”在昨天早上更像是一次热身练习。交警预计在周一(明天)之后,“错时上下班”将会面临更大考验。

  由于很多单位未恢复正常上班,学校也没有开学,错峰上下班缓堵效果很难评判。因此,这一新规能否彻底缓解交通拥堵至少等到明天才能看初步效果。

  完全没有早高峰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天早上7点45分,城南就会开始交通早高峰。于是,本报记者在昨天早上7点30分就赶到了跳伞塔路口,与执勤交警一起观察路面车流情况。

  跳伞塔路口位于车流密集的城南,而且是成都两大动脉人民南路与一环路的交叉路口,在平时就是很重要的交通枢纽。如果错时上下班能够有效缓解跳伞塔路口的交通压力,那么城区其他地方的交通拥堵现状自然同样轻松很多。

  早上8点,不论是一环路还是人民南路,每个红灯时的等候车辆排队甚至不足一百米。完全没有以往早高峰的迹象。“看来,早高峰要推迟了。”民警说。

  繁华路段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指挥中心的路面监控画面了解到,平时经常堵车的金府路、衣冠庙立交桥、磨子桥、营门口、羊西线等路口、路段全部是畅通无阻。青龙-川陕路-昭觉寺一线、老南门跨线桥一线、小南街、牛王庙、牛市口等地也没有出现车辆排队等待的情况。

  一直到8点20分过后,人民南路一线的车流才有了明显增加。但民警说:“与以往相比,这时的流量也只相当于以往平峰时的流量。”在以往,跳伞塔路口的早高峰到上午9点就结束了,但昨天上午一直到9点半,跳伞塔路口也是一切正常,没有出现排长队或者堵车。“没有出现明显的交通早高峰。”民警观察说。

  下周还有更大考验

  民警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在指挥室监控看,昨天早高峰时段成都市城区内交通道路非常好。“今天开始施行错时上班,8点开始车流量开始增加,出现小高峰的迹象。错时上下班对车流起到分流的作用。但因为学校还未开学,很多家长还没有赶在早上送学生,部分企事业还没有正式上班。这些因素让今天早上的车流还没有达到最高峰。预计在下周一过后,随着车流量逐渐恢复,错时上下班还将面临更大考验。” 记者李东阳摄影刘陈平

  上班首日

  “今天一路上很顺畅,我8点50分就到单位了,这在以前可是严重迟到哦!”昨日是成都错时上下班制度生效第一天,城区内道路交通情况良好,这让公务员上班心情轻松。在成都机关上班的张先生说,与以前相比上班晚30分钟,下午早60分钟,“这样的作息制度很好,平时与家人朋友的时间多了一些。”

  没料一路顺畅公务员提前到岗

  上班:晚出门30分钟

  “我今天是提前到岗,8点20分左右就上班了。”在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上班的李先生说,春节前他们就接到了“错时上下班”的通知,除了一些特殊岗位外,单位上大多数人的作息时间都统一为“朝九晚五”。家住西门的他,之前都是7点30分左右出门上班,遇到堵车的时候花50分钟才能到单位。昨天错时上班第一天,他出门时间推迟到上午8点,可是没有想到“一路上道路很顺畅,车子居然能跑起来,只花费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单位”。不过李先生认为,这不一定全部就是“错时上下班”的成效,因为昨天是节后第一天,很多单位没有恢复上班,学校也没有开学。

  因为没有预料到路上畅通,武侯区政府机关上班的赵女士,比以前7点40分延迟了10分钟出门,却提前了将近半个小时就到单位。赵女士昨天上班第一次感受到交通不拥堵的好处,“路上的主要时间就是耽误在等红灯。”

  下班:提前了60分钟

  “生物钟都习惯了,刚恢复上班工作比较多,还是早点来上班吧。”在成华区政务中心上班的小王担心堵车,昨天上

  午8点30分之前就上班了。到下午5点,他准时下班,这比以前提前了整整60分钟的时间呢。“下午6点下班,路上又堵车。”小王说,以前和家人或者朋友在外边吃饭,大伙儿总是在等他,今后终于可以准时抵达了。

  与此同时,网友对“错时上班”第一天也是议论纷纷。网友“饼鉼儿”说,昨天确实不堵,不过也难说是新政的效果。等过两天学校开了学、延期耍假的的回来了后,才能真正看出效果。也有网友认为,错时上下班并不仅仅是缓解成都的早晚高峰,也可能改变整个城市的作息习惯。

  缓堵:效果还待检验

  “今天上下班与以前相比是通畅多了,但是现在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还不好下结论。”在成都市第四办公区上班的王先生说,从第一天效果来看,错时上下班对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昨天才是大假后第一天上班,部分企业还没有恢复到上班状态、学生也还没有开学,等一段时间学生全部开学了,回家过年的人全部回城后,那才能检验“错时上下班”到底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多大作用。记者石莉芳姚长寿

  政务窗口单位已进入工作状态

  昨日是春节大假后第一天上班,上班的公务员们是否还没有从休假状态中回过神来?昨日上午,记者先后到省、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探访。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什么事情?”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5楼大厅。当记者站在一个办事窗口前时,一名工作人员主动询问。

  “因为才上班,前来办事的市民、企业比较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到工商窗口办事的人相对多些。”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说。“作为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在记者走访期间内,整个政务中心大厅没有发现工作人员四处走动的情况,工作人员有的坐在办公座位上整理资料,有的则等待市民前来办事。昨日下午开始,到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企业、市民开始增多,初步估计有百余人昨日到政务中心进行了咨询或者办事。

  与现场的政务中心相比,试运行的成都市网上政务大厅昨天受到更多关注,点击量也很高,截至下午5点的浏览量达到了15.6万人次,一共有50名市民通过在线咨询平台实现了网上咨询办事。记者姚长寿石莉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