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省职校生就业率位居全国前列 连续五年95%以上毕业生实现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8:1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全省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省情,深化改革,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得到增强。2005年以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位居全国前列。

  为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我省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同时,加大省财政投入力度,2005年以来,中央和省财政共投入职教专项资金4.582亿元,仅2009年中央和省财政投入就达1.299亿元,重点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校舍、实训基地等基础建设,与此同时,州(地、市)、县政府也相应设立了职教专项资金,各职业学校都程度不同地得到扩建,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截至今年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由“十五”末的41.97万平方米达到55.6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也由30343万元达到48713万元,建设了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个省级实训基地,组建了化工、机械、水电三大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今年,共招生33519人,在校生达76375人,比上年增长12.45%,提前一年完成了《青海省职业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7.2万人”的目标。与“十五”末的2004年相比,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加了23983人和53566人,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及在校生的比例分别由21.5%和19.85%上升为47.8%和41.47%,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职普比趋于协调和合理。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各职业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各职业学校已与近400个省内外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生顶岗实习后企业择优录取,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此外,各职业学校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2005年-2008年共完成3万名农村初高中毕业青年为期1年的技能培训,全部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职业学校根据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科技开发、示范推广、技术服务和农牧业实用技能培训,把学校办成了当地科技教育中心,劳动力的培训基地,发挥了综合效益。(作者:赵静)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