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造集现代畜牧业等为一体的新海北 访海北州州长尼玛卓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08:11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海北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团结奋斗的10年,是海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10年,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1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接受记者专访时,海北州州长尼玛卓玛,充满激情地讲述了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海北藏族自治州在现代畜牧业、绿色工业、高原旅游业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尼玛卓玛说,海北州立足于自身的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实践中逐步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升级,经济总量得到了快速增长。预计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4亿元,比2000年的10.63亿元增长1.99倍,年均增长12.9%。

  紧紧围绕增收、提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为依托,以农牧业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积极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了农牧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预计2009年,完成农牧业增加值9.43亿元,比2000年的3.61亿元增加51.7%。

  立足资源优势,按照“适度集中、提升科技、延伸产业、循环利用”的总体思路,在积极培育煤炭、电力、有色金属采选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逐步转变工业发展方式、集聚生产要素,加快节能减排和技术改造,全州确立了四个各具特色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推进企业间、产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坚持走绿色工业的发展路子。预计2009年,全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1.99亿元,比2000年的1.94亿元增长3.52倍,年均增长18.3%。

  明确提出了“旅游活州”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绿色、生态、特色”的目标,把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心培育“神秘原子城”、“东方小瑞士”、“百里油菜花”等旅游品牌。2009年旅游总人数达到2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分别比2000年的10.28万人和984万元增20倍和26倍。

  尼玛卓玛说,西部大开发10年来,海北州借国家转移支付和项目支持逐渐加大的东风,相继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农牧业、水利、市政、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45.5亿元。预计2009年,州县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52亿元,比2000年的3.48亿元增长7.2倍,年均增长26.3%。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北州通过努力培植财源、积极推进税费改革等举措,财力有了明显增强。2009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亿元,比2000年的5670万元增长1.47倍,年均增长10.6%。小财政办大民生,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2009年,全州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8.55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6.45%。州县财政筹资818万元,解决了见习岗位大学生的养老、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险,提高了见习岗位大学生的工资标准。在海晏县的两个(乡)镇开展了新型农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1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也得到大幅度提高。预计2009年,海北州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022元,比2000年的1357元增长1.96倍,年均增长12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33元,比2000年的5064元增长1.79倍,年均增长12.1%。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条件,积极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并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了全州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扩大了州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从而使非公用制经济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预计2009年,全州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亿元,比2000年的2.13亿元增长2.62倍,年均增长15.4%。通过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领域,2009年到位资金9.6亿元,比2001年的1.6亿元增长6倍。

  谈到将来的发展,尼玛卓玛说,海北州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对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生态都有重要的影响,今后将按照“生态立州、农牧稳州、工业强州、科教兴州、旅游活州”的战略布署,努力铸造海北新的辉煌。(作者:何 汀)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