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捐赠中的经济与道德

  前些日子,一个叫张磊的年轻金融企业家向他的母校美国耶鲁大学捐赠了8888888.88元巨款,此事引起了广泛讨论, 惹恼了一批狭隘的爱国主义和民粹主义者,他们纷纷指责张磊不是一个爱国者。

  一个中国人捐钱给耶鲁是不爱中国,那么当年耶鲁捐钱给中国湖南建立湘雅医学院以及一直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又是不是不爱美国呢?汶川大地震后,全世界各国都给中国捐赠是否都是不爱自己的国家呢?今天的海地大地震,中国捐钱捐物给这个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又算是哪档子事情呢?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各人都将几百亿美元捐给了非洲穷人而没有给自己的儿子和美国穷人,是否也是不爱国呢?全世界有成千上万个非政府组织专门资助亚非拉国家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行为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肯定,为什么中国人捐钱给外国人和机构就会受到国人的批评呢?

  捐赠首先是一个经济行为,这不单纯指资金和财物流转的经济特征,而在于在很多国家捐赠是可以抵税的,国家为了鼓励慈善捐赠行为,在制度设计上为捐赠提供了激励机制。比如说对于企业的捐赠可以抵部分资本增值税,对于个人捐赠可以抵财产税。为了缩小贫富差距,西方国家设立了很高的遗产税,超过了一定额度后,遗产税税率甚至超过了50%。这样,对于拥有庞大财富的富人而言,与其上缴大量遗产税给国家,还不如将钱直接捐给穷人或文化教育机构,这样他们认为比政府的使用会更有效率。同时这种行为也可以树立个人和企业的形象。

  其次有些捐赠者因为受过捐赠或使用了捐赠对象的资金和财物才得以成长,为了感恩他们愿意将自己的收益与对方分享,在某种意义上是经济上回馈。张磊应当属于这种情形,他是在耶鲁毕业后留在耶鲁工作,耶鲁给了他三千万美元创业,经过几年的经营他创造了巨额财富,现在他管理的资金达到了二十五亿美元。尽管他与耶鲁分享利润,但他觉得远远不能表达他与耶鲁的真实经济分配关系,所以才决定捐款给耶鲁。理解这层意义是很重要的,如果当年是人民大学给了张磊这笔钱他是一定会捐给人大的,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大学有没有这种制度安排,让一个普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拿着学校三千万美元投资企业?有人说我们的大学穷,那么三百万、三十万、三万又如何呢?张磊事件真正的意义是证明耶鲁大学培养人才的成功!

  捐赠的道德意义看起来无需多说,其实也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探讨。道德虽然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有人认为道德是一种习俗,但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超越于民族、国家、地域、家族之上的。仅仅爱自己的家人,由此扩展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还算不上最高的境界。正如伊朗先知巴哈欧拉所言:一个人爱自己的国家不值得骄傲,真正值得骄傲的是爱全人类。

  在这个意义上,张磊的行为不仅是经济上回报耶鲁,更是在道德上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因为中国文化中有太多爱“家”然后延伸至爱“国”的理想,还缺乏爱全世界全人类的基因。正如张磊在他的文章中所说,多年以来一直是耶鲁单向帮助中国,他希望通过他的行为使捐赠变成双向的。中国政府在接受别国捐赠的同时,不断在增加对其他受灾国的捐赠,这让我们相信,中国正在成为有责任感的大国,中国文化越来越具有全人类的普适价值内涵,它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也符合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