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潮汕古村落谁来拓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11:27  南方日报

  汕头前美村始建于元末,谋划“旅游大业”盼大财团来开发

潮汕古村落谁来拓商机
陈慈黉故居有“岭南第一古宅”的美誉,不少游客慕名前往游览。陈志杰摄

  ○关键词:乡村旅游

  ○聚焦点:汕头前美村

  陈作松从办公室抬出沉甸甸的“前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铜牌,立刻引来一群深圳游客的围观,他们抢着和这张“潮汕名片”合影留念,越发增加了游览的兴头,并连连称赞:“这片宅子真是漂亮。”

  这是大年初五发生在汕头前美村村委会的一幕。此刻,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潮汕古村落、粤东地区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正在酝酿着一场以特色旅游强村的“旅游大业”,成为广东旅游拉动内需的一个小注脚。

  “我们都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说。的确,前美村有着足够令游客如痴如醉的景色。

  陈慈黉故居让人流连忘返

  据村委会副书记陈作松介绍,创建于元朝末年的前美村,村内水系、池塘密布,勾画出潮汕水乡的天然素美轮廓。而由前辈乡贤兴建的大规模民居建筑,至今仍气势恢宏,更让人过目难忘。其中“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尤为闻名遐迩,默默诉说着一代巨贾的光荣与梦想,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当年,前美村在海外的巨商飘洋过海,再通过村内水系,运回大量外国建筑用料,耗时半个世纪之久建起巨宅。前美民居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东南亚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可以说集当时中外建筑精粹于一体。”陈作松说。

  这片民居,在上世纪后期开始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参观者一天多过一天。1998年,陈慈黉家族返乡投资,将小部分旧宅辟为旅游景点。而随着前美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村委会也开始动起全面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脑筋。

  要“复古”动员村民住进老屋

  按照前美村的既定规划,将保护和开发并重,以陈慈黉故居为龙头,全面开发村内2.4万平方米民宅故居,疏通复原水系,再兴建农家旅馆,结合村内水果、工艺品特色,“吸引城里人到农村旅游,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单调地经营一座故居,在陈作松看来已不符合旅游业潮流。“没人就没有文化。全面开发之后,我们会动员村民迁回老屋,人们在池塘边洗菜洗衣服,绣花种菜……复原古村落、旧宅第的人文气息,才是最关键的。”

  作为实行这种人文理念的成果之一,前美村修复了一座旧书斋,将其辟为村委会办公场所,并供游客免费游览。而最让陈作松津津乐道的是村里成伯的文园小筑。成伯的这座百年宅第,在主人的细心照料之下,已吸引了远近绘画、摄影爱好者前来借宿创作。大年初五,南方日报记者踏足文园小筑,仍见不少美术专业生居住其中,嬉戏写生,其乐融融。

  谁来撬动乡村历史文化游

  然而,以人文理念为本,开发古村落资源,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美好计划,在现实推行中却面临不少瓶颈。

  “全面开发求发展是很好的,但谁来撬动地处偏僻的乡村旅游效应,谁来大举投资?”陈慈黉故居旅游公司总经理唐学伟无奈地说。

  唐学伟也认为,整个古村落全面开发发展,是打破经营僵局的最好办法。“但这需要大财团或政府的大手笔长期投资,小打小闹是难成气候的。”他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如何通过事件营销撬动乡村历史文化旅游效应。“要有精彩的点子引发轰动效应才行。在《乔家大院》开拍之前,我们就筹拍过以陈慈黉故居为背景的电视剧,最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个宅第比乔家大院更为显赫。”

  南方日报记者陈志杰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