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业合作社乡村聚宝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11:27  南方日报

  始兴特色农业尝甜头带动烟农荷包鼓起来

  ○关键词:生态农业

  ○聚焦点:韶关始兴县

  记者去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报社工作,由于职业的关系,对家乡的发展比较关注。故乡韶关市始兴县是粤北山区的一个小城,去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小城”。由于粤北山区是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被列为生态发展区,在工业发展上多有限制。而始兴25万人口中大部分是农村人口,收入并不高,因此在保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如何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家乡始兴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村里有了黄烟合作社

  春节回家,发现家乡的城镇建设已有很大改观,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基建场面。更让人欣慰的是,始兴现在已明晰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扶持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了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的甜头,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据了解,烟、桑、菜、果是始兴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以黄烟生产最为有名。记者有不少同学家住始兴黄烟生产基地马市镇,几年前听他们说,种烟劳动强度较大,种植分散、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黄烟的产量也有限,烟农的收入并不高。因此,农村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老年人想种黄烟又有心无力,一些边远的山耕田一片片抛荒,村里种烟的农户逐年减少。

  而今年再问同学他们村黄烟生产情况时,不少同学说,由于政府对黄烟产业的重视,村里成立了黄烟专业合作社,实行“公司+黄烟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不仅黄烟的产量、质量有提高,烟农收入也有提高。

  烟农不用育苗起垄烤烟

  据坜坪村的党支部书记王衍石介绍,坜坪的黄烟生产新模式首先是在村委会成立黄烟专业合作社,以户为经营单位,通过土地调整的方式实现集约,然后由烟草公司出资建设烤烟场、育苗场,组织当地有技术的烟农组建机械队、育苗队、植保队、烧烤队等专业化服务队伍进行有偿服务。

  据了解,始兴去年投入618万元集中统一兴建206间黄烟烧烤房,投入275万元用于补贴机耕、植保、育苗等,还投入420多万元改善黄烟产区的水利、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黄烟产业的发展和烟农收入的提高。

  家里有种黄烟的同学告诉记者,现在许多烟农不用自己育苗、起垄、烤烟,这些重体力和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都交给专业队做,他们只需支付并不高的服务费用和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即可。王衍石介绍说,通过这种经营模式,坜坪的烟叶产量和烤烟质量连年提高。据他介绍,相比2007年,该村去年的黄烟生产每亩已增产100多斤,增收800多元,全村的黄烟收入去年达到300多万元,人均比增1000元以上。

  除了黄烟,始兴的无公害蔬菜也在逐步推广订单农业模式,扶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据了解,始兴去年扶持培育了41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总产值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5455元,增长10%,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

  南方日报记者沈文金

  通讯员钟俊锋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