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张伊始出车祸BRT安全引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13: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专用道不专用、安全门故障多、护栏低跨栏易……

  □市民盼有关部门早日制定措施解BRT之忧

  羊城晚报记者 林翎 实习生 何伟杰

  昨天,是广州BRT首日正式运营,但一辆B1公交车在6时30分行至BRT东圃镇路段时,便与一名违章过BRT专用道的行人发生碰撞,幸好行人性命无碍。经过10天的试运营,BRT车道的专用权仍然无法得到保障,东圃一带等路段甚至受到社会车辆和违章过街行人、非机动车的双重侵占。有BRT司机证实,试运行以来,几乎每天都有BRT碰撞事件发生。而在夜间,社会车辆更是肆意在专用道上飞驰(详见本报2月19日《BRT车道夜不设防,社会车辆肆意疾驰》)。BRT系统一系列安全隐患引发市民关注。

  忧虑一

  专用道不专用,车祸频频

  昨天清晨6时30分左右,一辆B1公交车行至BRT东圃镇路段时,与一名违章过BRT专用道的行人发生碰撞。记者从交通部门处了解到,当时交警很快到达现场,伤者被送院治疗,幸好只是受轻伤。

  此事并非偶发。在本月12日和18日,均发生BRT车辆与违章占用BRT专用道的货车和行人碰撞事件。据昨天途经东圃的目击BRT司机称,自BRT试运行以来,基本每天都有此类事件发生。

  社会车辆和行人占用BRT专用道常有发生,本报也多次作了报道。广州交委昨晚通报称,根据现场监控情况,目前社会车辆和行人违章进入BRT通道的现象已经减少,但仍有个别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违规进入通道。记者昨天早高峰和晚高峰都看到,有不少社会车辆和行人占用BRT车道。

  一些公交公司已就此为司机作出指引。在一些BRT车上,记者看到驾驶室贴了一张提示,要求司机最高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在各路口、各站台进站位置及视觉盲区一定要把车辆速度降到5—10公里每小时,对于违章进入BRT通道的行人和社会车辆要主动减速避让。有BRT司机表示,现在BRT沿线虽有交警和交通协管员管理,但BRT车道这么长,大多只能靠监控摄像头处罚违章车辆。但是,这只是事后监督,随着元宵节到来,人流车流越来越多,到底如何减少占道现象,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制定有力措施。

  忧虑二

  安全门又犯病,有人遭困

  昨天,记者在一些BRT站台发现,仍有车靠站后,车门打开,但安全门未开;或BRT车门关后,安全门没关。市民赵先生表示,本月10日,他在夏园候车,由于公交停车位置不精准,当他打算从后门跨进车厢时,车门居然关闭了,“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马上退回BRT站台,可是身后的屏蔽门却关上了”。由于车还未开动,赵先生第二反应就是想立刻跑到前门上车,“可是车身与站台围栏之间的空隙小得根本动不了”。情急之下,赵先生只好拍打着车后门求救,异常狼狈……

  就此,赵先生建议,应参照地铁的做法,在BRT公交车箱里和站台屏蔽门的相应位置设置应急按钮,使公交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可作出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忧虑三

  护栏低翻越易,跨栏者多

  昨日,记者在体育中心等多个BRT站台附近发现,不少市民为图方便,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越社会车道,翻进BRT站台内。记者观察到,BRT站台的护栏太低,站外的人一翻就过,所以导致“跨栏”现象严重。为了防止市民跨进BRT站台,不少站台的护栏上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但站台人员表示,这只是权宜之计。

  而体育中心站的站台更方便“跨栏”,因为这里进口处是隧道,而隧道口的护栏不但低,而且还有突出物辅助“跨栏”。跨栏者可先冲过马路,跨上隧道口站台边,再爬上护栏突起处,翻身入内。一位B1线站务人员表示,她经常见到有人在这里“跨栏”,应该加强管理。

  忧虑四

  站台高深沟现,唯恐失足

  BRT车靠站时,车身与BRT站台内的距离是35厘米。但记者发现,这35厘米底下却是一条“鸿沟”,乘客稍有不慎,脚就会顺势滑到间隙中,十分危险。站台与BRT路面的高度大约也是35厘米左右。

  一位B1线司机告诉记者,由于站台高度与车身平行,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很容易把脚滑进间隙中,导致受伤。而普通公交线路的站台边距地面则很近。“是否可以把路面填高方便上车?”有网友如是建议。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