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口海甸溪拒与迁:一次成功的尝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16:06  南海网

  

海口海甸溪拒与迁:一次成功的尝试[组图]

  目前,海甸溪北岸东、中段旧城改造拆迁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安置房的建设也在顺利进行之中。黄一冰摄

  

海口海甸溪拒与迁:一次成功的尝试[组图]

  由于政府的让利行为让居民满意,海甸溪北岸拆迁顺利。黄一冰摄

  核心提示拆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大难事”,海甸溪北岸旧改也不例外。作为海口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旧改项目,各种利益纷繁纠缠。美兰区坚持“政府主导、让利于民、补偿合理、安置到位”的原则,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旧改新模式的尝试,切实关注民生,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弹奏出一曲依法拆迁、和谐拆迁的乐曲。

  天下第一大难事不再难,源自于美好的旧改初衷,诚如美兰区委副书记、区旧改指挥部指挥长符革所说的———“我们要拆掉一个旧的海甸溪,还老百姓一个新的海甸溪,让文化在这里传承,历史在这里改变,生活在这里更美好!”

  □本报记者吴跃

  千名干部走村入户

  2008年7月份,区旧改工作人员上门到海甸溪被拆迁户何某家做宣传发动时,多次被拒之门外,从门缝里塞进去的宣传资料也被其家人扔了出来。工作人员多次电话与何某进行沟通,但他却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由拒绝商谈,并称拆迁补偿标准太低,不答应其条件无需商谈。

  区第23工作组的工作人员韩春畴心急如焚,赴三亚找到在当地工作的何某,耐心地向他宣传拆迁工作情况和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帮助其权衡利弊,计算得失。最后,何某笑着说:“我实在佩服你们的工作精神,就凭你们这份工作热情和诚心,这份协议我签了。”

  据介绍,“全区抽调了近千名干部充实到拆迁第一线,举全区之力推进拆迁工作”。这些干部组成25个工作队伍,走村入户,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宣传发动不留死角、不漏一户、深入民心。

  “五心”感动拆迁户

  “祖屋不卖。”2008年底,新安村80多岁的韩老伯听到拆迁,情绪就很激动,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便拒绝再与海甸溪北岸旧改的拆迁工作人员交谈。韩老伯是文昌人,年轻时背井离乡到海口打工谋生,为了能在海口有个安栖之地,他平时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才盖起了这间祖屋。对这间凝聚了大半辈子心血的祖屋,韩老伯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

  屡次碰壁后,工作队员多次联系韩老伯的儿子做其思想工作。去年国庆节期间,工作人员多次来到了韩老家进行慰问,亲切与老人叨家常。针对其提出的重新清点果树、测量硬化、丈量面积等要求,工作人员当场冒着风雨进行复核。10月7日,当工作队员带着复核确认表来到韩老伯家,并详细说明如何为他争取最大利益后,韩老伯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一份委托他大儿子签订货币补偿协议的委托书,并深沉地说了一句:“是你们感动了我!”

  “旧改也是民心工程”,美兰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杰表示,在海甸溪北岸旧改工作中,全区近千名拆迁工作人员持续保持反复宣讲政策的耐心、锲而不舍开展工作的恒心、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热情服务群众的爱心、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心,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从而换取了群众对拆迁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推进拆迁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

  从老百姓利益出发

  海甸溪北岸商业铺面多,在拆迁这场利益博弈中,被拆迁户的种种复杂心态渐渐显露出来。拆迁户李某靠屋前的铺面为生,但因各种原因相关纳税材料未能准备齐全,户主担心不能按自改铺面标准得到补偿,一开始对拆迁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工作人员黄丽琴采用“面对面、心贴心、交朋友”的办法,亲切地与他拉家常。在一番贴心的交谈后,李某说出了一直压在心头的重重顾虑。了解情况后,黄丽琴亲自协调自改铺面确认组对李家的铺面进行产权确认,并协助李某到相关部门按规定将所需材料补齐。针对李家提出重新测量附属物的要求,她又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测量,经过多方的努力,李某终于在去年4月10日签订了协议。

  “拆迁工作再难,只要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就不难。”2010年1月,区旧改指挥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涉拆量多、工作难度大的项目,特别是中段拆迁地域内改制企业多、单位小区多、拆迁情况复杂。在拆迁工作中,全区工作人员以维护被拆迁户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居民、渔民,小区、无房户等多种被拆迁对象,“量身定做”安置方案,采取指挥长接访制度、指挥长现场办公、交朋友等“亲民”的多种形式与手段,和谐地推进拆迁工作。

  人性化的民心工程

  “除了用好政策做拆迁,还要带着感情去拆迁,热诚服务促拆迁。”这是旧改工作人员的经验之谈。

  被拆迁户主韩某是一位香港同胞,长期不在海口。工作人员符少东多方打听,终于拿到了韩某在香港的电话号码。然而,由于韩某刚开始对政府主导的拆迁没有信心,担心拆了房子后得不到应得的补偿,所以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回海口办理协议签订手续。

  于是,符少东隔三差五地给韩某打电话,锲而不舍讲解政府出台的各种惠民利民拆迁政策。经过多次电话沟通,韩某最终被符少东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感动了,他于2009年3月30日从香港赶回海口,顺利地签订了实物补偿协议。

  “在拆迁工作中,美兰区情倾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贯穿到各个环节。”去年9月1日,86名在普通高考中被各大专院校录取的学子欣喜地领到了一笔助学奖励金。这些学生均来自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被拆迁户家庭。区旧改指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海甸溪北岸旧改中,集体财产全部用于购置临街铺面作为村里永久产业,用于公益事业和特困户补助;对渔民进行特殊安置,如设立专地集中安置,有基地码头,有晒网处,有渔家乐等,这些充满了温馨人性的举措,使拆迁变成群众拥护的民心工程。

  做拆迁户的贴心人

  家住海甸二东路的刘女士,于2002年购买了海玉大厦小区的一间二手房,和原户主既没签订买卖合同,也不办理过户手续。当得知该小区即将拆迁后,刘女士对其房屋的产权问题非常担心。在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工作人员吴玉琼召集原户主与刘女士进行协商。随后,在吴玉琼的指导下,刘女士成功办理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2009年3月28日一大早,刘女士就排队领取签约编号,并在工作队员的陪同下于当天满意地签订了实物补偿协议。

  “想拆迁户之所想,解拆迁户之所难,帮拆迁户之所需,努力做拆迁户的贴心人”。工作人员的如此“民生”情怀,不但感动了被拆迁户,也感动了林昌鹉、韩才发、吴国猛等众多的海甸溪北岸各村居委会的干部们。他们有的自发组织工作队动员村居民拆迁,有的向指挥部反映村居民实际困难,有的向指挥部提出合理建议,有力地推进了海甸溪北岸的和谐拆迁。

  从项目启动至今,海甸溪北岸旧改已历时18个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被拆迁户从抵触到配合,由“拒”到“迁”,创造了旧改工作难得的和谐景象。市长助理、美兰区委书记吴川祝向记者表示,海甸溪北岸旧改项目真正体现了依法拆迁,和谐拆迁,拆民房不拆民心的工作理念,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也赢得了民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