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所有权是模糊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1日17:00  北京晚报

  陈雨露 杨栋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党史上,有很多会议都被冠以“重要的、成功的和团结的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是最重要的大会之一。

  突破“两个凡是”、突破“文革”思维,邓小平、陈云等人面对的阻力可想而知,不会是和风细雨,肯定是暴风骤雨。幸运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新占领了意识形态制高点。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回到了正常状态社会路径,全面纠正了“左”倾错误,党的工作开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很短时间内中国重新建立了金融体系。叙述这个过程很枯燥,至少需要十几页才能说明白。鉴于以上原因,上述过程这里不讲。总之,此后各种金融机构纷纷亮相,很好,很强大。

  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历史和文化积淀必然不同,因而可能导致不同的转轨路径,要求所有国家遵循同一转轨路径,不用辩论,肯定是霸权国家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文明是多样的,国家经济环境就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国家(包括英美)与另外一个国家完全一致,要求经济演进(或者转轨)进程一致,违反客观规律。

  中国没有遵循东欧改革路径,却更成功。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起飞点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没错。但中国令人瞩目的转轨经济绩效绝非仅是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仅是让农业生产恢复到1950年的水平。1978年,世界向中国展开了怀抱,此时,中国不仅可以模仿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日本、香港、台湾和其他东亚国家丰富的社会试验也为中国节约了试错空间。中国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台湾和香港,经济特区无疑是对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的直接仿效。

  这种模仿造就了中国当时的一种特殊企业模式: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所有权是模糊的,没错。但这是唯一的选择,“文革”刚过就要明晰产权,那就不要混了。

  明晰产权固然好,不过明晰最好有个过渡体制,和任何一次改革一样,既然是改革,就不可能一次到位。既然不能一步到位,就必然有缺陷,乡镇企业最大的缺陷在于乡镇政府既是仲裁者,又是参与者,只不过乡镇政府是最低级的政府,面临超强的外部竞争,这个最低级的仲裁者基本上只能仲裁自己,否则,乡镇企业优势将丧失殆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企业可以面对一个不稳定、不透明、不可信,甚至完全没有规则的市场。(13)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