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人“留守”养老院过年流露亲情淡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0:05  红网

  春节是亲人们在一起团聚欢快的节日,但记者日前在吉林省长春市部分养老院了解到,很多老年人更愿意留守在这个新家享受节日的快乐。长春市至爱老年医疗护理院院长台丽伟表示,春节期间,80%以上的老人选择留守在院里过年。(据2009年2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过春节了,小孩盼过年,老人盼团圆,这也是人之常情。尽管有“很多老年人更愿意留守”在养老院过年,但我对老人的选择(不论是否是发自内心的选择)持反对态度。如果春节只是孩子们抛开老人的美味佳肴盛享和极度自由欢乐,背离了骨肉亲情,那我们这个春节存续下去的意义就值得商榷了。

  一般情况下,一些有儿有女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大多都是替儿女们着想,不愿意再给背负生活和工作重担的子女添累赘,是想减轻孩子的赡养负担,这也一种生活观的进步。而每逢节假日时,老年人们最大的愿望,恐怕还是儿女们能够及时接他们回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然而,在这万家团圆的幸福时刻,长春市“很多老年人”为什么偏偏“更愿意留守在(养老院)这个新家”呢?据介绍,很多老人愿意在养老院过年,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和年轻人作息时间不一致,春节热闹几天后,老人通常会觉得很疲惫;另一方面,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兴趣爱好不一致,除了简单聊天后,就没有其他活动。而养老院通常在饮食和活动上都尽量考虑到老年人的年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让老人在感受春节祥和氛围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休息和放松。

  从上述原由中我们不难看出,很多老人愿意在养老院过年,固然与其脾气秉性和生活习惯相关,也与春节文化衰退年味淡化相关,但更与他们同子女间的亲情日益淡漠相关。与其说他们喜静嫌闹与子女没共同爱好,不如说子女对老人缺少理解关怀心上存在隔膜。老人“留守”养老院过年,流露出的是亲情淡漠。

  其实,老人们之所以更愿意留守养老院过年,是因为养老院里一系列适合老人心理和生理特点精心计划安排,会给他们的节日生活带来欢乐,感到很幸福,而这也正是儿女们所做不到的。

  春节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一家人团圆。过年了,老人图的就是一个乐呵,渴望得到就是真挚的亲情。老人们年岁大了,不盼儿子做官连升三级,也不盼孙子考清华、进剑桥,只希望全家人能够团圆。对于他们来说,全家人在其乐融融中所释放出的涓涓亲情比什么都珍贵。而有些子女要么视老人为负担,打心眼里不想接他们回家;要么接回来后就不管不顾,将老人“晾”在一旁无人问津;要么不了解老人真实需求,总是在尴尬中伤心;要么只图自己快乐,而不考虑老人所忌所痛。结果,使想老人回家又惧怕回家,最终索性干脆不回家。笔者在大年三十下午四点多时就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打麻将正在兴头上的处级干部,突然一拍桌子说:“哎呀,忘记了一件事,老妈还在养老院没接回家呢。”就他这种对待老人的态度,老妈回家过年能幸福吗?还不如不回家了呢。

  接老人回家过年过的是亲情,不是寂寞。让老人过好年,最重的在于“陪”。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不断提高,过年已经不再是改善伙食,穿件新衣裳,儿女给几个零花钱。如今,老人们衣食无忧,过年了,他们真正在乎的,绝对不是孩子能给自己多少钱,而是孩子是否平安快乐,没有什么比看到儿孙都陪伴在自己身边能让他们开心的了。更何况,父母年纪大了,陪伴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儿女应该好好珍惜。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让父母回家过年,关键是儿女们要捧出一颗心,献出真挚的爱。

稿源:红网 作者:徐云鹏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