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门炮”的传统,权力没必要凑热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0:07  红网

  2月20日是春节长假后开工的第一天,大连市的单位和商家纷纷在自家门前马路上燃放“开门炮”求吉利。据当地环卫部门估算,仅当日上午,大连环卫部门就清理出近千吨的鞭炮废屑。(新华网)

  说起开门炮的危害,笔者可有切身体会。春节宅在家里,哪知道却是个大错误,从初一到初八,周围的鞭炮声就响个不停,连个安稳觉都睡不成。出门一看,到处都是垃圾成堆,可忙坏了那些环卫工人。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炮了,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驱凶避邪的鞭炮声将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是这道风景线却有点尴尬,产生很大争议。

  商家在新年开张第一天放挂鞭炮,讨个吉利,图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却产生了异化,单位与单位、商家与商家、摊位与摊位之间的“斗富”比赛,你放一挂,我放两挂;你放鞭炮,我燃礼花;你“响”九十万,我“响”上百万;你的鞭炮数量最多,我的鞭炮声音最响……

  如果说商家燃放开门炮还情有可原,那么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就不应该参与到这个行列中来。燃放开门炮只是图个心理上的安慰,而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则是为人民服务的窗口,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吉利”可图,“好兆头”可言。燃放鞭炮就是在用纳税人的税收来污染环境。如果非要图“吉利”,讨“彩头”,那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口碑。一挂鞭炮轰不出为人民服务的好风气、好习惯。今年辽宁省鞍山市就下发通知,严禁各单位春节期间利用公款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是“开门炮”,并邀请市民监督。

  如果说古人的“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还是一种文化传统、节日习俗,而今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的“开门炮”则完全只是花钱凑热闹图个心理安慰,充满了铜臭和功利色彩。没有节制的“开门炮”留下的不仅是漫天的纸屑尘土、呛人的烟雾,对大气的污染和道路卫生的破坏,还引领着车辆的警报演奏着“二重奏”,影响着居民休息,妨碍了交通运转。

  新年讨彩头也要理性,可别让“开门炮”造成了浪费,影响了环境。“开门炮”不是为了搞攀比、赶潮流么,那么不如都来赶赶“低碳潮”吧,为节约能源资源,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稿源:红网 作者:朱小猪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