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2:16  汉网-武汉晚报

  有些村庄还用大喇叭通知大家躲避地震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山西省紧急澄清“地震谣言”

  据新华社电 从20日下午到昨日凌晨,在山西省晋中、太原、吕梁、长治、阳泉等地出现的“地震谣言”,并造成部分群众情绪紧张,走出家门、露宿街头。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澄清,以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

  由于听信“地震”传言,一些市民从昨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太原市的一些公园、广场和交通干道的空旷地带停满了私家车。凌晨4点半左右,记者在太原市五一广场看到,宽敞的迎泽大街已变成了拥挤的停车场,不少群众都是听闻“地震”的传言,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王女士说,她5点多钟接到朋友“有地震”的电话,随即和丈夫刘先生出门“避险”。

  针对“地震谣言”引发的社会恐慌情绪,山西省主要领导要求各市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平息谣言,确保社会稳定。各市人民政府、山西省地震局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持续播发澄清信息。与此同时,山西要求公安部门迅速查出“地震谣言”来源,依法采取处理措施。

  山西省地震局昨日上午发布公告称:“‘近日有地震’的传言,请大家不要信传。保持正常生活、生产秩序。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只有省政府才能发布地震预报,其他任何单位、个人都无权发布。”

  山西省地震局局长赵新平提醒广大群众,不可轻信谣言,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地震局如果监测到地震前兆或临震信息,会进行科学判定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通过一系列宣传和引导,到记者发稿时止,山西各市、县的恐慌情绪逐渐消除,社会秩序稳定。

  2月21日零点15分,市地震局台网中心值班室不断接到从我市各区域群众打来电话说:“太原市发生了地震、长治市发生了地震,并且已有部分人群跑到广场不敢回家”等传言。据了解,传言涉及到我省大部分市、县。

  省、市地震部门认为:这是一次较大范围的地震谣言。市地震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要相信任何形式的传谣。该回家的回家,该上学的上学,该走亲串友的继续走亲串友,请自觉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昨日凌晨3时左右,遍及我省多个市县的居民接到朋友、亲戚的电话,传言当天深夜有地震。深夜里,在山西省太原、晋中、阳泉、长治、吕梁等地的广场和空旷地上聚集了成千上万人,恐慌地等待地震来临。

  寿阳的严先生是在凌晨3时接到朋友的电话的,没有来得及考虑,他穿戴好就赶忙坐进了汽车,这一坐就到了天亮。

  榆次区的张先生讲,他在凌晨3时15分接到公安部门的通知说,绝对没有地震,当时小区里的人已经聚集一院子,“我出去赶紧告诉邻居们,许多人才回家……”

  凌晨4时左右,交城县许多居民也接到类似的传言,许多人搀着老人、抱着小孩,来到大街上“等地震”。

  昨日凌晨4点左右,太原市街头出现一些零散行走人影,在漪汾街一家肯德基店内很快拥进一些神色不安的人们。刚从睡梦中惊醒的人赶往此间要躲避即将发生的地震。

  当地一居民的住宅小区内几个顾不上安排家务的主妇,匆匆带上一些方便食品,赶往街头。

  太原市广播电台在随后的新闻节目中,公布了此条新闻。目前,此间的社会秩序已恢复正常。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西省太原、晋中、吕梁、阳泉、长治、晋城等市县都出现了人群滞留现象,有些村庄还出现了用喇叭通知大家躲避地震的现象。随着各地相关部门出面辟谣,天亮时,获悉真相的人群逐渐散去。

  山西省地震部门相关人员解释:凡是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地震预报都是谣言。因为现在的地震预报水平还达不到如此之高。当听到要发生地震传言时,人们可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核实。

  据中新社、《三晋都市报》

  据中新社电 1月19日的山西青年报报道,1月15日,家住太原的王先生收到朋友转发的一条手机短信,短信称:“最近各大医院正在搞防震演练,并且储备医疗用品,还选派很多医生和护士作为地震应急人员,看来太原近期会发生大地震,请做好防震准备,尽量不要在建筑物内逗留。”

  此后,“地震传言”进一步升级,有了另一个版本:“我已经看过山西省地震局网站上的地震目录,上面写着六级以上地震。”

  记者打开网址发现,该网页是山西省地震局官方网站上的“山西地震目录”,但是记者在网页上面并没有发现传言中的“六级以上地震”的预报。

  山西地震局办公室张主任解释说,该地震目录每周公布一次,最近并没有监测到有感地震,部分市民所说的“六级以上地震”,是对地震目录的误解。“在目录中,除了后面的地点外,基本上都是数字和字母,部分网友把前面的编号误解为震级了,其实只有‘ML’后面标记的才是震级。”

  记者了解到,山西省为努力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修订了《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并且根据省政府安排,在2010年1月6日至13日,对预案涉及的军区、卫生、民政、宣传等部门进行为期一周的检查。为此,很多部门还专门开展各种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这些演练活动被部分市民误解,以为要发生地震了。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东有太行山屹立,西、南有黄河逶迤东流,中间大同、忻定、灵丘、太原、临汾、运城等一系列断陷盆地呈雁列形分置南北;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贯其间。这里自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国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一系列断陷盆地构成的山西断陷带,也是强烈地震活动的区域。

  山西境内的断陷带总体呈“北北东”走向的S形,属鄂尔多斯断块东缘与南缘断裂带,夹峙于鄂尔多斯断块东部吕梁山隆起与太行山断块隆起之间,面积约35522平方公里。断陷带由两部分组成:山西断陷带南起侯马、北到河北怀来一带,有怀来、蔚县、大同、灵丘、忻定、太原、临汾等断陷盆地,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运城盆地,平陆、芮城所在的灵宝盆地,是渭河断陷带的东北部和东部。

  据统计,近4000年中,山西省内120余次大于或等于4.7级的地震中,约66%发生在断陷带。

  据《山西青年报》

  山西史上发生6次

  7级以上的大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原平—代县地震

  北魏延昌元年四月二十(512年5月21日),原平—代县间发生7.5级地震。这是山西省境内历史记载的首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魏书·灵征志》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杀5310人,伤2720人。”

  宋景祐四年定襄—忻州地震

  宋景祐四年十二月初二(1038年1月9日),定襄—忻州一带发生7.25级地震。32308人死亡,5600人受伤。太原西南晋祠附近悬瓮山上的悬瓮寺遭到毁坏而废弃。

  元大德七年洪洞赵城地震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1303年9月17日)洪洞赵城一带发生8级地震。这是中国根据历史文献确定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给平阳路、太原路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明天启六年灵丘地震

  明天启六年六月初五(1626年6月28日),灵丘发生7级强烈地震。震中区位于灵丘。据康熙《灵丘县志》卷二记载,地震时,灵丘“全城尽塌,官民庐舍无一存者,压死多人,枯井中涌水皆黑”。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崞县地震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初五(1683年11月22日),崞县发生7级强烈地震。时任山西巡抚的穆尔赛奏报,太原府所属15州县,以代州、崞县、繁峙灾害最重。崞县庐舍房屋被毁坏6万余间。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临汾地震

  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1695年5月18日),临汾发生8级强烈地震。震害极为惨重。清代档案和地方志中记载,当时受灾的有临汾、襄陵、洪洞、曲沃等28州县,灾害较重的有14州县,死伤五万二千六百余名(实际死伤人数还要更多)。有人在其诗序中说,临汾、襄陵“城郭房舍存无二三,居人死伤十有七八。”

  据《山西青年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