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经费占GDP4%至多是起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2:17  大众网-大众日报

  □ 毕晓哲

  教育部在今年的年度工作要点中表示,今年要促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比例4% 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官方网站日前公布了2010年年度工作要点。(2月21日《新京报》)

  对于肩负民族兴盛的教育事业而言,多年来一直未能达到的4% 目标,有望最终达成,值得欣喜。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国民期望值仍然有较大差距。达成4% 目标,理应只是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和重视教育事业的一个全新的“起点”。

  与大多数国家相比,我们的教育投入依然严重不足。按照有关数据显示,在国民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中,发展中国家大致在4%,在发达国家是4.8% ,冰岛教育支出比例占GDP 的7.2% ,丹麦高达6.8% ,联合国希望的比例为6%。而我国的教育投入占GDP 比中,长期在3% 左右徘徊,即使是投入最高的年份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0449.63亿元,占GDP 比例为3.48% ,依然远远未能达标,尚未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因此,4% 比例即便能顺利实现,还远远不能完全体现国家对民众教育的责任。

  只有逐步加大教育投入,才能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公问题。也只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贫困群体,上得起学、上好学。4% 的教育投入比例,和往年相比是或许一个巨大进步,但它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因教育经费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教育负面问题。也只有在达到 4%目标后,继续加大投入,才有望解决好教育质量、教师待遇以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问题。

  更应该意识到,国家对教育的责任承担如何,直接关系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邻国日本历来重视教育投入,日本在二战后面临种种危机,但其国民义务教育始终持之以恒,甚至完全实行了“ 中小学给食制度”——不仅免除中小学生的一切费用,而且还免费供给中小学生一顿午餐。这或许就是日本在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一个动力之源。在关系人才培养上,关系民族的伟大复兴上,财政资金就应该向教育方面重点倾斜。因此,我们达到 4% 的投入目标,也应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