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薪能买断“用工荒”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2:17  大众网-大众日报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2月21日《武汉晚报》)

  “ 用工荒”并非今年才显现,一些老板见面谈得最多、觉得最头疼的就是“招工难”。对此,众多企业推出提薪之举,这是应对“用工荒”的明智之策。

  不过,应对“用工荒”,提薪、公平、尊严一个不能少。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工已经由过去打工挣钱的基本生存需求上升为对更高层次生活质量方面的诉求。在新的情况面前,要想吸引农民工、留住农民工,仅有企业“ 急时抱佛脚”的加薪远远不够,而是应从长计议,以更多的制度保障护佑农民工,让他们体面地劳动,公平地、有尊严地生活在所在城市。

  用工地积极应对“ 民工荒”,不妨善用“用工荒”这一契机,及时启动周薪制,从源头上防范个别地区出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特别是建设领域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还应对节日加班工资的兑现情况进行检查,针对个案,进行曝光处理,督促用工单位提升诚信度,进而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要看到 ,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已成普遍现象。因此,建立增加农民工收入的长效机制,破解多劳少挣的“倒挂现象”。与此同时,要舍得投入,加大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力度,出台倾斜政策,为农民工向高端产业流动提供帮助,奖励和激励更多的农民工提升从业技能与劳动品质,让他们有劲头、有盼头,有奔头。

  制度关爱更要延伸到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上。要让农民工有序流动,安心打工,必须让他们在城市里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用工地政府应在改进服务手段,严格执行统一养老保险转续制度和暂住证改居住证的基础之上,推进户籍制度配套改革,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规定和体制性障碍,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破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就业培训 、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民生难题,使他们真正享有城市职工同等的权利。

  □ 梁江涛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