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被"亦是一个生动的"洗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4:05  中国青年报

  ■陈一舟

  2009年生发出大量“被××”结构的流行语,如“被捐款”、“被涨薪”、“被幸福”、“被艾滋”……几乎每一个“被”字的流行,都让我们对一起起关乎公共诉求的公共事件记忆深刻。在对传统语言规则的颠覆背后,寄予的是人们对社会公平和公共道德的渴望和诉求。

  事实上,“被××”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儿,而只是如今依托于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平台,借力于公民责任感和权利需求的升级,被推到了公共关注的前台。一有“风吹草动”,旋即引起万众瞩目,这是“被××”流行的一个关键因素。不是我们现在“被××”得多了,而是我们越来越对“被××”充满了伸张的欲望。而与此同时,“被××”的流行不仅是对民生诉求的伸张,还是一种对公权力的监督性拷问——从害怕监督、如临大敌,到欢迎监督、强化监督,这样的嬗变,正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渐入人心和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时代要求。

  “被××”的流行,恰恰是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表征。它反衬出,公权力高高在上、灌输式“教化”民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任何冷冰冰的权力傲慢都会让公众不待见—与之相比,公众更愿意在更充分的监督、参与和博弈中化解分歧取得共识,谋取个体权利和公共权利的双赢。这是价值观的涅,也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被”字不只是一个生硬的“杯具”(悲剧),亦是一个生动而鲜活的“洗具”(喜剧)。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