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尼日尔爆发军事政变 根源在于发展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4:09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靳利国):尼日尔自18号发生军事政变以来,其政局形势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1号,联合国以及非洲联盟特使前往尼日尔,对当地状况进行评估,并与政变军人进行谈判。值得注意的是,政变发生后,却有尼日尔民众上街集会表示支持政变者,这些纷繁复杂的现象折射出了尼日尔乃至西非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主持人: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尼日尔目前的政局形势吧!

  记者:好的。政变后的尼日尔目前已基本恢复平静,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15个成员国代表已经与政变者进行了对话,要求政变军人组织公开可信的大选。鉴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政变军人表示将会组织大选,但是何时进行大选,以及政变军人是否参加大选,这些都还是未知数。此外,尼日尔政变军人吉博里拉·希马上校20号在马里首都巴马科说,在政变中被软禁的尼日尔政府部长已全部恢复人身自由,但目前他们仍被限制出国。尼日尔总统坦贾目前仍被软禁在尼首都尼亚美郊区的一座军营里。主持人!

  主持人:政变发生几天来,尼日尔国内舆论对这场政变有什么反应?

  记者:在军事政变发生后的第二天,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已基本恢复平静,除了外交部到总统府几百米范围内被军队封锁并重兵把守外,其他街区的交通基本恢复正常,大部分店铺开门营业,市民能正常上班和上学。民众情绪比较正常。

  不过,政变发生后,尼日尔国内的反对派在20号召集了数千民众,在议会前当街集会,高喊口号表达对政变者的支持。这些集会人员中有反对派人士、人权组织成员以及商会成员,他们都对总统坦贾在任期届满后还想方设法连任表示不满。主持人!

  主持人:此前,人们认为发生在尼日尔的这场政变是因为修宪问题引发的。不过在近几天,国际社会在普遍谴责这场政变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引发这场政变的深层次原因。根据你的了解,尼日尔这场政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何在?

  记者:应该说,尼日尔政变的根源还是发展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执政,总统坦贾并没有改变尼日尔贫穷落后的面貌,尼日尔仍然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全国超过6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的艰难使得普通民众希望国家发生改变。一位名叫曼索的牲口贩子在接受采访时甚至表示,如果什么改变都没有发生的话,更多的尼日尔人可能死于饥饿和缺水。在他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军事政变甚至是可以被原谅的。

  曼索的这一看法具有普遍性。尼日利亚西非问题专家奥格布博士在接受我采访时就说,如果尼日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普通民众能够安居乐业,军事政变是不可能发生的。由此可见,目前依然被扣押的总统坦贾没有能够很好地领导国家取得发展、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没有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而修改宪法谋求连任则直接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军事政变。主持人!

  主持人:尼日尔近日发生的军事政变只是西非局势近一年来的一个小波澜,在过去的一年中,西非地区政治局势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纷繁复杂,动荡不断。就在尼日尔发生政变后的第二天,同为西非国家的科特迪瓦局势也发生骤变,因大选分歧爆发的示威游行导致无辜民众伤亡。那么,西非国家政局为何如此频繁而大面积地出现危机呢?

  记者:西非地区国家近年来政局不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是西非国家政变频发的一个普遍原因。另外,这些国家内部存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矛盾,再加上西方推行的所谓民主制度在非洲“水土不服”,反而加剧了这些政治和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民众丧失对执政方的信任,从而给政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还有就是为了谋求自身利益,西方势力插手这些国家内政,这也成了政变频发的助推器。主持人!

  主持人:好的,感谢靳利国发回的报道。有关尼日尔局势的进展,我们将持续跟踪。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