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揣润喉药90后志愿者服务节后春运

  

怀揣润喉药90后志愿者服务节后春运
志愿者帮旅客搬运行李

  2月21日,正月初八,成都火车北站已经进入节后春运客流高峰期。站前广场的旅客临时休息区里,等候进站的旅客们在这里暂时休息。而从2月15日大年初二开始,有一群志愿者在这里为这些候车的旅客服务。

  “K292是不是从这儿进站?”10号进站口外,张顺智接过旅客手中的车票,确定车次后为问询的旅客指出了正确的进站口。从2月19日大年初六开始,张顺智记不清为多少旅客指过路了。看票、指路、放行……从早晨八点半到下午五点半,张顺智要在进站口站上七八个钟头,一天下来,他的嗓子就哑了,金嗓子成了他口袋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不止张顺智,志愿者彭玉也说,金嗓子是他们的必备品。在第二候车厅工作的她每天要在电梯口引导分流旅客,“有时人太多只能用吼,一天下来,喉咙都沙了。”彭玉说。

  像张顺智和彭玉这样的青年志愿者,成都站共有63名。他们绝大部分都是“90

  后”。从2月15日大年初二到3月6日,这些志愿者将在节后成都站最繁忙的时候为旅客服务。16岁的张顺智是四川省经济贸易学校一年级的学生,是这63个志愿者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大年初六之前他的工作是在正式候车厅里帮助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提行李,送他们上车。

  彭玉是第二候车厅青年志愿者小组的组长,五个人在候车厅从电梯口到检票口随时准备为旅客提供帮助。“初六那天送一趟动车,16节车厢,我从第一节到16节,来来回回去了四次。”彭玉说,“很累,但能够帮助到别人,我们都很心甘情愿。”从上班开始,志愿者们只有中午吃饭的半个小时能够稍微休息,但候车厅的工作不能停,两个人留守,去吃饭的人帮他们打好饭,然后换班。彭玉是小组长,不能休息,每次留守的人中都有她。“组长一走不就乱套了吗?”她说。

  实习记者阳虹钰(佘旭玮供图)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