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年“送温暖”将达6亿 比上年翻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6:55  重庆时报

  父亲是盲人,母亲离家出走,奶奶有残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玉石村的高三学生王莎莎,从12岁起就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如今,由于她忙于准备高考,没时间干农活,家里断了收入,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重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负责人伸出了援手:与王莎莎“结穷亲”,送去了崭新的被子、电饭锅、大米、油、脐橙等慰问品和1000元慰问金。

  十万干部“结穷亲”

  如今,“结穷亲”在重庆市已蔚然成风。一手抓“结穷亲”,一手抓“民生财政”,成为重庆做大“民生蛋糕”的两个着力点。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有10.1万名党员干部深入8750个村,与29.3万户群众“结穷亲”,筹集帮扶资金2.8亿元,解决突出问题29.1万个,直接受益群众430.7万人。

  今年1月,重庆开展了“送温暖惠民生”活动,覆盖范围之广、慰问标准之高、慰问投入之多,均为历年之最。据介绍,今年重庆“送温暖”资金总额达6亿元左右,比上年翻了一番,实现了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受灾群众、农村“五保”和城镇“三孤”人员、企业建档困难职工、困难党员、机关在岗和退休困难干部、市属国企军转干部“八个全覆盖”,惠及5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人。

  投资公司成“第三财政”

  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任务重、发展压力大的背景下,重庆如何打造“民生财政”?近几年来,重庆在国企改革中组建了交通、水务、能源等领域的8个投资公司作为政府投融资平台,不仅承担起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还通过上缴国资收益,成为“第三财政”,为政府增加公共服务腾出了财力空间。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介绍,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政府财政的硬性投入,而重庆通过“八大投”近6年内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13亿元,确保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挤占民生投入,并且通过国资收益上缴,还进一步充实了财政资金。

  90万“农转非”纳入养老险

  2009年,重庆市全面解决近百万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缺失问题,在财政资金的补助下,重庆已有90万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养老保险体系,33万人已开始领取养老保险。

  重庆还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开支,坚持实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零增长”。加强市级统筹,增强区县财力,对区县按照不同比例分类扶持。

  经过改革、创新、节支和调整,重庆市2009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达51.7%,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关链接》

  “结穷亲”:始于重庆市去年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三进三同”就是“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重庆市委组织部明确要求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时必须吃农家饭、睡农家床、干农家活,不给基层和农民增加负担,每天交纳25元生活费,自带生活必需品。干部必须了解民情,排解民难,每人至少撰写一份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形成一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和发展建议,结对帮扶一户农村困难群众。据新华社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