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过年放假,他只是把教室挪到了家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7:12  长江商报

  寒假作息时间表中,除了大年三十与初一,全都安排得满满的——

  大年三十,柯运忙着帮父亲贴春联,与家人一起祭祖。与家人的欢声笑语不同,柯运的笑容中带着忧愁。再过三个多月,柯运就要参加高考了。

  在阳新县洋港镇黄龙村,今年参加高考的还有三个学生。与8年前高考前的紧张相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能够体面地生活,一批又一批的农村考生,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似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腊月二十四,学校正式放假,但对柯运来说,只是把教室挪到了家里。“每天最迟8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拿着寒假作息时间表,他面无表情。整个安排中,除了大年三十与初一,全都安排得满满的。

  吃过年夜饭,柯运没有跟父母一起看春晚,哪怕屋外烟花爆竹声声,他始终待在房间里,没迈出一步。这天晚上,他没有照常拿起课本,“年三十的晚上,过去的事情想整理一下,来年的事情也要好好想一想:考不上怎么办?考得不好又该如何打算?”

  柯运的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大学。姐姐上的是武大,在当时还被村里传为美谈。“是动力,也是压力!”更何况父亲希望他胜过哥哥姐姐,上一个更好的大学。柯运知道自己的实力,成绩在学校只算中等偏上,要实现父亲的愿望,柯运觉得还有距离。

  想来想去,都没理出个什么头绪,柯运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时,已是大年初一早晨,耳中似乎响起了父亲前一天的叮嘱:大年初一不要看书,跟叔叔伯伯一起迎新年,祈福时一定要真诚,那样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想起父亲的话,他立即起床。这一天上午,他的时间都花在了祭祀中,祭天地、祖宗等等。中午还与母亲一起到附近的一个庙宇拜菩萨,虽然他认为这是“迷信”,但抽到好签时,柯运还是笑得合不拢嘴。

  一场关于读书的争论

  大年初二,柯运刚拿起英语书,同学们的到来就打乱了他的计划——附近几个村庄的5名同学来到他家,向他哥哥请教高考填报志愿的事。

  “我在网上看到,2009年最难就业的专业都是高考的热门专业?”不知是谁提的问,但话音刚落,6双眼睛都看向了柯运的大哥,柯运的大哥无奈地点头承认了这一事实,但还是安慰着他们:只要自己学得好,肯定有用武之地。

  但同学钟晓东紧接着提出另一个问题:“一些报道说大学本科毕业生还没有农民工工资高,是真的吗?”问完后,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样读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我不想复读,就算考上一个好大学,花几万块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北大毕业不也有去卖猪肉的?”同学马哲理一脸苦恼,他指着不远处的三幢漂亮洋房说:“你看马建林,他初中未读完,兄弟几个就出去打工,现在房子多漂亮,手头也有不少钱,听说今年准备买车呢。”

  难怪马哲理不平衡,小学时马建林的成绩很差,马建林的父亲没少数落过他:“你看马哲理又考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但现在,在马哲理看来,一切都颠倒了。

  不过他的话立刻遭到肖凤的反驳,“你看柯运一家,他哥哥姐姐读书出来,在城市中就过得蛮好。”话音未落,柯运的脸色就变了:虽然他哥哥姐姐都考上了大学,大哥大姐在城市中也吃穿不愁,但除开他大哥博士的头衔说起来好听外,他们一家都没什么钱。而哪怕在他这个小山村,很多未读书的人都比他哥哥混得好。一些90年代初外出打工的人甚至开奔驰回家过年了,村里的奥迪更是停了好几辆。

  想到这里,柯运不自觉地冒出了一句:“靠读书哪能赚到钱,不说别的,我们村建宗祠,捐款最多的你看有几个是读书的。”

  但不论如何争论,对这些农家孩子都显得很不现实。随着讨论的深入,柯运的大哥不得不叫停,因为对农村孩子来说,他们最大的动力就是读书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怕打击这些孩子的积极性,但柯运的话却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附近几个村,我们村出的大学生最多,但没人能改变村里人的命运,村里人还是靠外出打工为生。

  本报记者 柯美杰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