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感恩社会 4年献血2.2万毫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7:15  长江商报

  江夏农民彭家兵誓言献血到55岁,卫生部等授予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本报讯(记者 沈右荣 熊辉)31次献血共计22800毫升,这是4个成年人的血量总和。这是江夏区舒安乡彭家湾农民彭家兵最引以自豪的“记录”,4年多来,他“不计血本”坚持无偿献血,还被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金质奖章”。昨日,他告诉记者,他是用一颗感恩的心献血,将献血至55岁。

  送儿子住院时首次献血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1206号病房。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彭家兵16岁的儿子又一次住院了,焦急的彭家兵目不转睛地盯着儿子。昨日早晨,刚从医院回家过完年,儿子出鼻血不止,他只好将儿子送到医院。

  记者看到,彭家兵1.65米的个头,穿着褪了色的外套,干裂的手指,但整个人看上去很有精神,脸上透着红润。

  “真是不敢相信,这几年来献血,不但未危及健康,身体反而越来越棒了。”彭家兵指着自己的身体对记者说,每次献血前都做了详细检查,一点毛病也没有。

  彭家兵今年44岁,曾在江苏徐州服役。他介绍,自从2005年9月第一次无偿献血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几乎每个月都去武汉市血液中心献血。

  他记得,2005年9月,上小学的儿子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住进协和医院。一天,他带着儿子到医院对面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闲逛,看见广场前停着一辆采血车,不时有人从车门上下。他登上了采血车,详细咨询了无偿献血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慈善公益意义后,当即挽起衣袖,毫不犹豫地献血400毫升。

  4年献出4个成年人的总血量

  “第一次献血后,我就开始留意有关献血的政策和常识,知道常规献血不但无损健康,还能促进身体血液代谢,就坚持献血。”彭家兵说,他家在偏僻农村,以前靠承包60亩鱼塘为生,现在靠在武汉市区及江夏一些建筑工地打零工为生。因舒安乡没有采血站,彭家兵每次都要到武汉市血液中心献血,而往返武汉市血液中心一趟至少需要6小时。每次去献血,他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乘车到江夏后,在街边过早,然后再转两次车到血液中心,献完血后就到了中午,在血液中心吃完盒饭后,再匆匆往回赶。

  彭家兵说,他将每次献血后的证书都保存起来,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向一些朋友宣传献血的意义和好处。但是,让他苦恼的是,在当地,很多人认为他傻,更有一些农民认为他是在卖血。

  昨日,记者从武汉市血液中心了解到,4年多来,彭家兵无偿献血31次,共计22800毫升血(多数是成份血),按成年人每人5000毫升血液计算,彭家兵献出的血已是4个成人的血量总和。

  希望自己献血到55岁

  “春节前的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了爸爸的一大摞献血证,才知道他一直瞒着我们献血。”昨日下午,病床上,儿子彭宇至今仍不理解爸爸的无偿献血行为。

  彭家兵说,儿子患病期间,学校捐助了,战友借钱给他,农村合作医疗为他报销了一些医药费,他很受感动。在儿子住院期间,也曾输过血,他知道血库的血紧张。“我不后悔,多一个人献血,就会多一个有需要的人受益。”彭家兵颇为自豪,他觉得自己做了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献血既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又能促进自己身体血液代谢,何乐而不为呢?”彭家兵表示,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他将献血至55岁。

  线索提供 吴先生

  彭家兵在医院照顾患病的儿子。

  本报记者 熊辉 摄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