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坐高铁到粤打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2日07:56  南方日报

  

坐高铁到粤打工
昨日,广州火车站返程乘客多为外来工,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在节后又杀回来广东“淘金”。南方日报记者郭长荣陶达嫔摄

  随着春节长假结束,返粤客流高峰如期而至。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截至21日24时,广铁连续三天发送旅客维持在60万人次高位,入粤临客持续三天达百列以上。其中,昨日发送旅客65万人次,入粤临客达到122列,创节后新高。

  全局:今日返粤旅客仍有60余万

  昨日是春节长假上班的第二天,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和商务流同时启动,广铁集团增加运力,不断增开临客返内地迎接旅客,确保运输安全、有序。今日,由湖南开往广东的临客达35列,主要为内地务工人员、探亲旅客、商务人士等返粤提供出行便利,其中仅广州、广州东、深圳、东莞东四站返粤旅客就达60余万人次。

  由于部分临客在凌晨到达,为了方便南下广州的旅客转乘到东莞、深圳等地,广深线也将视客流情况,每天增开多趟广州和广州东至深圳的夜间动车组。

  务工流:既快又方便,为啥不坐高铁?

  10多年前,在珠三角打工的湖南耒阳人曾国强经常坐用货车改装而成的列车到广州,这种临客没有座位,甚至连厕所都没有,一节车厢只有一个40厘米见方的窗口,它被农民工戏称为“棚代车”。

  而今年,世界运营速度第一的电气化铁路———武广高铁投入春运,长沙、武汉至广州的方向,首次出现了动车身影。

  据了解,春节7天假期内,武广高铁在广东、湖南段共发送旅客35万人次,日均载客5万人次。其中,广州地区(含广州南站、广州北站)日均发送旅客2.3万人次。从大年初二开始,除早晚时段外,武广高铁始发列车上座率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

  春节假期后的广州南站,从站内汹涌而出的人潮不是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而是拎着大包小包、背着棉被、抱着小孩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主要来自湖北、湖南等地一些农村,坐高铁来广东地区打工。

  当记者问曾国强为何选择武广高铁而不是京广线的临客,他的回答非常爽快,“坐高铁既快又方便,一年也就来回一次,为什么不坐高铁?”

  学生流:返校高峰将在26日左右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学生返校客流也在陆续增加,铁路部门预计,学生返校客流高峰将出现在2月26日左右。此时,务工、探亲、商旅等多重客流叠加,将形成节后春运客流的又一个高峰。据了解,为保证学生按时返校,广铁管内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深圳站、东莞东等各大车站将根据情况增设1—2个学生专窗,与此同时,售票大厅除问讯、签证、电话取票等特殊窗口外,其他各个窗口均可发售学生票。

  ?记者观察

  多一项选择

  意味着改变的开始

  春运,如同一个“周期性人口迁徙”的大片,在中国每年如期上演,但在这部大片中,“主角”和“场景”却年年不同。

  广东地区春运正在缓慢地发生着变化:从以前人满为患、速度缓慢的绿皮车时代到现在宽松而便捷的高铁时代,从过去旅客的茫然无助到现在的从容自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2010年广东地区春运,由于武广高铁的投运而有较大的改观。根据铁路部门数据统计,“武广高铁广东、湖南段春运40天预计发送旅客180万人次,日均发送4.5万人次”,而广州火车站客流最高峰日为20多万人次,这意味着,近四分之一的客流被“分流”出去了。

  在广州南站,乘坐武广高铁的旅客并非全然是商务客流,外来务工人员、探亲客流也占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否“被高铁”姑且不论,但旅客多一项选择不妨把它看作改变的开始。

  正如公路的变化,从“山路十八弯”的普通国道,到高速公路的登台亮相,这时,作为消费者的旅客便有了选择的权利:图省钱走国道,图便捷走高速。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消费者正由于有“用脚投票”的选择权,市场才能有序发展并自我完善。

  因此,2010年春运的不同,在于这部大片中的“主角”增加了武广高铁,旅客多了一项选择,而选择的多样性,正是促进春运趋势向好发展的开端。彭国华

  南方日报记者彭国华杨小亮通讯员何志文陈勇林建锋熊巍陈明君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